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是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在保障和服务首都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化率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分省市看: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首位、全球第二位;天津港是名列全国第三位、世界第四位的综合性大港,也是首都的海上门户和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四港则组成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运输港口群。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对最终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有效疏解北京中心城交通压力和提升区域运输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 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的趋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和重要的保障产业,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逐步显现出“五化”趋势,这将深刻影响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这“五化”即市场化、(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综合)一体化和协同化。
1.市场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在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方面进程加快,很多原来是政府主导的,现在基本上已经走向市场,包括国家铁道部改制,这种改革是按照市场化方向来发展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使交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交通运输投资建设方面,未来会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甚至国外资本参与进来。在运营方面,除了保障民生(如北京地铁、北京市内公交)以外,其他运输方面会更多地走向市场化,这是真正体现市场改革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趋势。
2.智慧化
“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把握情势→提高效率→人文关怀”。因为信息化只能解决对即时状况的把握,是了解形势的一个手段,其本身并不能够提高运行效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主要靠智能化,目前很多城市,特别是大都市都在推进交通智能化,提高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并努力实现智慧化交通运输管理。智慧化之外,还要有人文关怀,像城市建设一样不能以路为本、以城为本、以楼为本,应当是以人为本,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完善交通体系和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3.低碳化
过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往往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面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更多依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实现交通运输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
4.一体化
实行市场化以及智能化、智慧化,就会打破传统的交通以行政为基本利益单元的建设、管理、运行模式,形成促进不同交通方式、不同地域管理部门,以及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高效协调的一体化系统。
5.协同化
协同化包括时空耦合、产城协同等。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如交通运输、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交通建设要与国家大的空间布局相融合,既要“适度超前”,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又要避免过度投资、过早投资,造成资本的低效或浪费。在城市建设方面,避免出现少数高铁新城变为“孤城”、“鬼城”现象;个别旅游景区建的一些旅游专线过宽过大,利用效率低下;有些城市只注重搞大马路、大广场的“亮化工程”,导致基础设施低效率运用。
二 京津冀交通体系的现状及特征
(一)交通设施发展现状
1.铁路网络较为发达
京津冀铁路网建设分全国性快速客运通道(高速铁路)、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城际铁路)和普通铁路(一般铁路)三个层级展开。至2012年底,京津冀城市群铁路营业里程为7774.3公里,铁路网密度为3.6公里/百平方公里,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运营铁路中,客运专线1343公里,合计占全国城市群铁路营业里程的17.2%,如表3-1所示。现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高铁(在建)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四线为骨架的触角伸展态势,除京九沿线的衡水、北部山区的张家口和承德外,京沪、京广沿线地级以上城市均已实现高铁通车。
表3-1 京津冀城市群高速铁路线路
2.公路基础设施良好
京津冀区域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