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解决功能疏解、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河北、天津产业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确保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利于促进各地区资源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因此,建立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构建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完善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机制,对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协同创新是指系统中相关要素有机配合,通过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即不同创新主体(国家、区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基于目标利益驱动,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和共同作用,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欠发达地区应该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外来创新能量,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学研合作联系,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欧洲创新工学院KICs模式在知识生产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建设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提供了借鉴。
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政府应该引导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鼓励民间各类形式的交流以加快京津冀三地的创新资源的整合。
近年来,对于京津冀制造业的研究主要涉及京津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如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及其竞争力,如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链空间集聚水平,京津冀制造业借助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市场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来提升区域合作产业竞争力;京津冀制造业的协调,如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京津冀医药制造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而目前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区域壁垒、各地方产业大而全和小而全发展模式、各类资源的互补与协同创新的机制缺失,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梯度落差较大等,致使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链。例如:张贵等指出京津冀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价值增值、资源分布不均衡。武义青等从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市场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等方面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9.86%,天津市占比27.39%,河北省占比42.75%,说明首都技术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三地资源互补与协同效果不明显;张淑莲等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例,通过对产业协同创新效果的评价,得出北京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的协同度在京津冀三地中最高,河北的协同度在三地中最低,并建议京津冀制造业应寻求协同创新发展。
现有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区域协同创新,而在中观层面如何进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其研究尚有不足,即有关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十分有限。同其他区域相比,京津冀区域在资源禀赋上拥有优势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资源互补与协同创新的机制相对缺失,导致区域各城市协同发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对区域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工与协同、主体关系协同、技术协同创新等,而对各地方主要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较少。因此,探讨研究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协同创新中要素协同的理论模型,建立区域系统协同创新的评价模型,选取技术、人才、资源等关键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判断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要素协同创新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 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快速发展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在全国范围已率先进入后工业化社会。2012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96.2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0%左右。截至2013年,北京形成了明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22.3:76.9,处于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阶段。
天津是我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天津制造业努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以深加工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