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海西州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科技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具备了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这为当前海西州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民生建设的创先发展和重要民生指标的争先进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海西州民生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近年来,海西州不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成就不凡。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显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574元,比上年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07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二,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深化。2011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13人,四类下岗失业人员就业4567人,“4050”人员就业5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控制在3.5%以内。全州实现劳务输出7480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亿元。第三,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2011年全州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资金4.8亿元,增长20.3%。县管乡、乡管村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立城镇居民“步行15分钟”医疗服务圈和“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率达100%。第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资金12.5亿元,增长78.1%。投资2.6亿元实施校安工程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改造学校34所,改造校舍面积19.1万平方米,建成7所学前教育试点项目,“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第五,社会保障满意度得到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全民共享”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并轨,覆盖城乡居民23.3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省内“一卡通”和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所有药品零加成销售。落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2544套,落实资金26亿元,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牧区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第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州内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网球馆、游泳馆、科普馆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行或开工建设,建成乡镇文化站32个、农家书屋97个、文化体育广场4处、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14个,覆盖市(县)、乡(镇)、村(社)的三级文化服务设施初步形成。本地特色原创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第七,牧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和劳动技能明显改善。2009~2011年,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住房总规模6678户,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以上,工程惠及2.6万人,集中率达到了100%。通过实施农牧民科技“阳光工程”,累计培训农牧民30290人次,培养了一批汽车驾驶员,电焊工和沼气工,餐饮及旅游服务、建筑等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成功实现了部分农牧民的产业转移,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渠道。第八,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2011年,全州用于民生的财政资金达到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占财政总支出的74%。历年承诺的各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海西州民生建设的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建立收入较快增长机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保证;坚持公众参与、全民共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坚持弘扬柴达木精神是民生建设创先的精神支柱;坚持党委政府引导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这些基本经验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也是海西民生建设的精神财富,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发展。
二 海西州民生建设指标横向比较分析
为比较全面地衡量海西州民生建设水平,通过构建能够客观反映海西州民生建设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海西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相关民族自治州民生建设所处的位置、领先的领域和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与重点环节,促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