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
追求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依托,也是评判各类具体发展目标正确与否的基本标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2012年5月,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努力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已经更加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并成为青海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证。……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根本目的。”可见,推进“幸福青海”建设,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已成为新时期统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是凝聚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力量共同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景。
一 “幸福青海”提出的时代背景
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恩格斯于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阐明:“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1]用当代流行的话语表述,这无疑是说,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当然,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阶层对幸福内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人们追求幸福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千差万别。在奴隶社会,奴隶以争取到人身自由为最大幸福,奴隶主则以赢得战争胜利、抢夺尽可能多的奴隶为最大幸福。在封建社会,农民以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为最大幸福,封建贵族则以扩大土地占有规模、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为最大幸福。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增进人民幸福的最主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更是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及高房价、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的凸显,“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人们的幸福感反而偏低”这一被世界经济学家称为幸福悖论的现象在我国也有所显现。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你对人生缺乏热情吗”,结果显示,55%的人对人生缺乏热情,7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2]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你幸福吗”大型调查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反响,虽然大家都从被访谈对象的回答中感受到了近几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对身边常被我们忽视的幸福深有同感,但也有人对被调查对象的随机性、代表性提出了质疑,有的人认为当下中国不同年龄段、处于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群对幸福的感受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在青海,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多年无疑是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和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辉煌时期。2001~2011年,青海经济总量由300.13亿元增加到1670.44亿元,连续11年经济增速超过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610.87元增加到4608.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53.72元增加到15603.31元。2011年,青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等民生指标走在西部省区前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位列全国第三;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分别从154.3元、220元提高到400元,一举跨入了全国前列。但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全省的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社会上的不满情绪依然较强,政府维稳工作始终面临较大压力。面对当前复杂矛盾的发展局面,人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发展的目标出现了偏差,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有欠妥当,还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出了问题。“幸福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