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
一 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概念:老龄化、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
1.老龄化
在分析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前,首先要对这两个概念有所了解。老龄化的概念相对简单,它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相继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进程也正在加速进行。因此,可以说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且影响深远,当我们在讨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的时候,都会发现老龄化的身影。
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在200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7%,即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正在日趋加重。
表1 我国历年人口年龄构成
2.社会发展
再说社会发展。发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出自“发展”。发展问题在学术界被正式提出和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始于二战之后,一般认为它主要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
在最初阶段,发展被等同于经济增长,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颇具代表,这类观点认为,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而发展的途径就是加速工业化进程,把经济馅饼做大。因此,他们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首要标准(庞元正、丁冬红等,2001)。
但是现实很快就证明这一观点的片面,因为在世界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程度的社会进步,如拉美诸国,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的却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和诸多社会问题的恶化,有学者将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衡状态称为“扭曲发展”(米奇利,2009)。因此,社会发展开始受到重视,广义的社会发展观代替经济增长观成为主流。其主要观点是,发展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综合。正如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论述到的,经济只是发展手段,发展目的是满足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与每个民族的价值及传统相一致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要(童星,2006)。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发展的理解再次“发展”,开始从人的角度进行理解。这类观点认为,发展即意味着人的发展,从宏观层面上则是社会福祉的提高,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这种发展观下,社会发展成为均衡分配社会资源,实现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森认为,“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是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自由的目标,经济增长、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公民权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森,2002);米奇利认为,作为发展目标的社会福祉可以从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去衡量——控制社会问题、满足需求和增进机会,任何特定社会如果满足了这三方面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该社会享有令人满意的福祉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亲身验证了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的结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作了相应调整。事实上,不论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还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背后都隐含着“人的发展”的发展观。从逻辑上讲,社会都是由众多个人构成的,心理学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存,而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即充分的发展(马斯洛),因此一个社会的发展目标无非是促进其社会成员的充分发展。而作为政府,则有义务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文倾向于将发展观界定在“以人为本”原则下的“人的发展”上。广义的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社会福祉的提高和个人发展权的实现,而狭义的社会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相并列的,这几个互相关联的方面都是广义的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在这几部分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是基础,它们解决的是资源总量和基本权利问题;社会发展在上述基础上解决社会资源的具体分配问题。本文使用的“社会发展”概念是其狭义定义,即通过社会手段使各个社会群体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资源,其中所谓的“社会手段”主要指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