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对贫困宣战,扶贫事业从此开始规模化发展。在走过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30年后,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不论采用何种标准衡量,都大规模地减少了。其中农村贫困人口(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年度贫困线标准)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了2009年的3597万。[1]
1987年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后,随着中国残联与各地各级残联的建立,残疾人贫困问题与残疾人扶贫事业发展开始进入研究界与政策层的视野与相关规划中。截至2009年底,中国残疾人中贫困人口约1062万,占了全国贫困人口的相当比例。[2]如何检视已有学术研究与政策措施效果,反思过去20多年残疾人反贫困事业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政策建言献策乃本章的主旨。
本章将主要介绍并评价过去20多年在残疾人贫困问题上已有研究的情况。为了将残疾人贫困问题的研究及对其评价建立在一个更加宽厚的学术基础上,本章检索中对贫困问题的文献也有所涉猎。
本章搜索的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知网”、“人大报刊全文索引”、“普维数据库”等范围内,同时文章也使用采自相关部门/机构、社会组织的网站信息与新闻报道中的资料;对一些重要著作以及海外文献也有所采集。
通过对1990~2010年相关文献的检索,笔者发现,对残疾人贫困问题的研究随着学界与政府对“贫困”问题研究与探讨的不断深入而深入。过去20多年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各学术专业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从对贫困现象、原因与特征到贫困理论的探索与比较研究(章春化、刘新平,1997;张明锁,1997;郑功成,1997;沈红,2000;何晓琦,2004;吴清华,2004;郭熙宝,2005;林卡,2006;张莉莉,2006;李享章、汪怡,2007;银平均,2007;黄荟,2010;彭红碧,2010);从对贫困线及其标准到其测量工具的研究(农调总队,1990;世界银行,1992;童新、林闽钢,1994;唐钧,1997;冯星光,2006;王荣党,2006;张全红,2010);从关注农村贫困到向城镇贫困研究转移/拓展(文军,1997;肖文涛,1997;赵建华、关冰、张毅,1998;唐钧,2001;洪大用,2003;李小云,2004);从关注扶贫政策措施上输血式单纯救济的不足到建议建立造血式的扶贫开发与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张峰,1993;唐钧,2001;徐月宾等,2007;陈银娥,2008;汪三贵,2008;朱德云,2008;韩嘉玲、孙若梅等,2009);从关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与健康、教育、就业、心理健康等分类服务到如何在贫困地区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讨论(刘纯彬,2006;洛祚炎,2006;吴胜涛,2007;尹海洁,2009;魏后凯等,2009);从贫困的自然因素分析到社会因素分析(刘慧,1998;袁媛,2008);从对贫困的宏观描述到微观观察以及相应具体反贫措施的实际演练及效果分析(古学斌,2004;王朝明,2010;罗竖元,2010);等等。经过以上历程,中国贫困及反贫困等相关领域问题研究已建立了立足本土的学术研究规范并形成了大量优秀作品。
相比之下,中国的残疾人贫困问题研究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状况,不论是对残疾人贫困现状的描述、对其贫困原因的分析、对其贫困特征的把握,乃至扶贫措施的有效性与反贫困政策体系的构建等领域,都还留有不少可供深入探寻的空白,这也正是本章写作的目的之一。
一 残疾人贫困现状研究
(一)残疾人的定义及基本状况
1.“残疾人”界定
在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本章所关注的概念的现有阐释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以便“名正言顺”地进行下面的论述。
“残疾”是什么以及哪些人属于“残疾人”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世界范围内,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国风起云涌的残疾人运动可被视为残疾人领域中对该问题与该人群持续关注与倡导的一项重要社会运动。特别是各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更是推动了国际层面上残疾人政策与国际法的发展。
1975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于第3447号决议宣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中这样定义[3]:“‘残疾人’一词的意义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可见当时对残疾人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个体问题”的层次上。
1982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七届会议第37/52号决议通过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摘要)》中的定义是:“C.定义:6.世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