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
慕尼黑作为最为著名的欧洲内陆城市之一,在整个德国甚至欧洲的城市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战后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更新,慕尼黑从最初的工业城市转变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都十分显著的创新型城市。2009年,其城市竞争力一度在欧洲排名第一。这为内陆城市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模板。本文将通过选取科技创新对城市品牌的塑造、会展中心的形成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以及重大活动的举办对城市空间的重塑三个方面,来解读慕尼黑城市产业与空间的转型。
一 慕尼黑城市竞争力
作为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文化中心兼首府,德国南部的经济中心,慕尼黑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慕尼黑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不仅在德国所有城市中最为强大,[1]而且在德国的3个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另2个城市是柏林和汉堡)中失业率最低(5.6%)。在2006年《新社会市场经济》(Neue Soziale Marktwirtschaft)和《商业周刊》(Wirtschafts Woche)杂志第三次比较调查中慕尼黑得分最高。2005年2月,《资本》(Capital)杂志在展望2002~2011年60个德国城市的经济前景时,慕尼黑被列在首位。[1]
慕尼黑不仅是德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同时也是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根据拉塞尔投资管理公司(LaSalle Investment Management)2010年欧洲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排名的研究结果(见表1),慕尼黑是排名仅次于伦敦和莫斯科的城市,在2009年的排名中甚至是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城市,远远领先于另外两大德国城市汉堡、柏林,甚至也远好于德国第一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
表1 2010年欧洲区域经济发展指数(E-GEGI)排名
慕尼黑能成为德国甚至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方面与德国另一城市法兰克福的比较中得到理解。在这些指标中,慕尼黑领先法兰克福最突出的指标包括当地城市犯罪率、R&D经费占GDP比重、城市总人口和人均拥有绿地的面积等,其中尤以R&D经费占GDP比重为最大,慕尼黑高达4.1%,远高于法兰克福的2.8%(见表2)。
表2 慕尼黑、法兰克福城市宏观环境系统指标比较
二 慕尼黑城市品牌塑造
慕尼黑作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形成的城市品牌直接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欧洲著名的企业总部会聚地、研究开发活动的集聚地及兴盛的创意文化地。
1. 企业总部会聚
慕尼黑是欧洲著名的总部集聚地,到2010年止,慕尼黑拥有的企业总部近100家,并且以跨国公司为主,有8家纳入DAX30(法兰克福DAX30指数)的企业。企业总部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金融服务类公司总部。作为德国仅次于法兰克福的金融中心,慕尼黑集聚了大量的金融企业,如世界排名前列的安联保险股份公司、排名世界第二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
二是制造企业总部。德国的制造业水平世界闻名,而慕尼黑又是德国制造业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从而也集聚了许多成长于慕尼黑的世界著名制造业公司,行业类别十分广泛,如电气、电子公司、汽车公司,如世界著名电气和电子公司西门子股份公司、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的展示总部等。
2. 研究开发集聚
慕尼黑的研究开发水平在整个欧洲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欧洲专利局和德国专利局均设于此,使得慕尼黑上巴伐利亚地区成为欧洲专利局专利申报者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相关研究,慕尼黑企业的研发人员与员工总人数的比值在全欧洲排名第一,基本上平均3个雇员中就有1个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工作。
集聚众多科研机构。慕尼黑是整个德国集聚科研机构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这里集聚了大量的大学、科研机构及与科研相关的协会。数量众多的高校使得慕尼黑成为德国第二大高校集聚地,主要包括7所应用科技大学和3所综合性大学,而且慕尼黑同时拥有慕尼黑大学(LMU)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两所入选德国大学精英倡议计划框架的高校,这在德国所有城市中是唯一的。其中科研协会较为著名的包括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及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众多而出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科研机构较为著名的是隶属于弗劳恩霍夫协会的4个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中的11个研究所,以及德国航空与航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