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京津冀创新要素、区域创新体系及河北省的创新选择

    作者:齐晓丽 郭帅 冯丽景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摘要:

    基于京津冀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主体分布的现状分析,对各地区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要素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中各类创新要素的绝大部分分布在北京地区,从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来看,各地区每年的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各地区创新要素的投入基本得到了有效的产出。从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评价来看,三地之间的创新联系主要是北京和天津之间,其他地区的创新联系非常弱。最后对河北省的创新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后,创新就逐渐被认为是推动一个地区、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的动力。这也体现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要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高技术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产业,而要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京津冀协同发展被视作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尤为重要。

    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主要是以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推动为主导,而且主要是以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特别是国防基础研究为主。在这一阶段创新主要重视基础研究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先导和源泉作用。即这一阶段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主要是政府和政府资金。第二阶段(1978~1995年),主要是以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推动为主导,注重应用研究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的主导作用,通过发展关键生产技术增强工业竞争力。即这一阶段的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和政府资金。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主要是以产业创新政策的推动为主导,注重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再只关注以某个创新主体为主导的创新,这一阶段的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的风险投资。同时,在这一阶段创新开始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整个创新体系或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创新体系内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创新体系内区域和外区域的互动与协同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此种情况下,明确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的结构、创新要素的配置和需求、创新体系的运行特点是完善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提高京津冀各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报告主要就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创新要素的配置、创新主体的结构、创新体系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说明河北省的创新选择。

    一 京津冀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各区域之间,甚至是各国家之间的联系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渐加强,并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从而为各区域之间的创新联系和互动以及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但各区域的创新体系在创新模式、创新主体结构、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各区域所需要的创新要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区和各区域的创新要素配置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在现有的京津冀创新体系中,3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有着较大的差距。以专利授权量衡量的创新产出显示,河北省的专利授权量从1995年的1580件增长到2012年的15315件,提高了近9倍;天津市的专利授权量从1995年的1034件增长到19782件,提高了约18倍;北京市的专利授权量从1995年的4025件增长到2012年的50511件,提高了近12倍。但是从横向看,2012年河北省的专利授权量仅是北京的30%,天津市的专利授权量是北京的39%。从专利授权量来看,京津冀创新体系中各地区的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各地区在创新要素的配置、创新主体的结构、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京津冀区域的创新要素配置以及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几年,京津冀区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在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方面都加快了步伐。2013年京津冀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了8.41%。从三地之间的项目相互投资情况看,2013年,河北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