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武陵山片区是首个国家启动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作为该示范区的主体部分,湖南省湘西地区选择并培育综合优势相对突出的湘西城市带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生态文明、民族文化相结合,探索一种适应连片特困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必将对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一 湘西城市带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湘西城市带范围
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2004年印发的《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湘西地区开发范围由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3个地级市以及邵阳市的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洞口县、绥宁县、隆回县、新宁县和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组成,共计32个县市,后又将邵阳市其余6县区和永州市的江永县列入开发范围,至此,湘西地区开发范围共包括39个县市区。本研究考虑到行政区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湘西地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市共36个市县区定义为湘西城市带。该城市带位于湘、鄂、渝、黔、桂5省交界处,处于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位,是云、贵、渝的门户地带,也是全国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向西辐射和西南地区物质向东流转的必经之地,起着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作用。湘西城市带由4个中心城市和29个县(市)组成,总面积为7.365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33.87%(见表1)。
表1 湘西城市带行政区域范围
(二)城市带发展现状
1.自然资源条件
湖南省湘西地区位于湖南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优越,境内有澧水、沅江、资水等主要河流,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蕴藏量也较大,其中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100万千瓦,占全省的44%,可开发量为700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开发基地之一。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其中铅、锌、锑矿石、石膏矿储量居全国第1位,锰矿石储量居全国第2位,汞金属储量居全国第4位,钒、硅、重晶石、稀土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黄金、铜、磷、大理石、铝土矿、陶土矿储量居全省首位;区内森林覆盖率达62.5%,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森林绿地,是中国南方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中药材和生物物种多样,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其中植物药材1900多种、动物药材150多种、矿物药材23种,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素有华中“生物基因库”和“中药材宝库”之美誉;片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极具开发潜力。
2.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湘西城市带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广阔、耕地面积较少、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属老、少、边、穷地区,是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7个革命老区县,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县占63%,有18个贫困县。如表2所示,湘西城市带人口占湖南省的24.69%,GDP仅占湖南省的12.48%,人均GDP为55577元,仅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50.57%,非农人口比重为37.60%,远低于湖南省的平均水平(46.65%)。此外,各地区内部经济社会差异也较大,人均GDP最高的是怀化市,为69882元,最低的为邵阳市,为44805元。
表2 湘西城市带基本情况(2012年)
3.交通条件
湘西城市带境内有湘黔、枝柳、渝怀铁路呈“大”字形交会,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用;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道主干线上瑞高速公路大湘西段——邵怀、怀新高速,是连贯我国东西部的重要通道,320国道、319国道、209国道、常张高速、常吉高速等贯穿其境;张家界机场已开通40多条航线,怀化芷江机场也已投入使用;沅水、澧水通航能力较强。各交通干线已将大湘西板块各市州紧密连接,湘西城市带对外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湘西城市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带等级体系不完善
首先,整体上极化不明显、核心不突出。湘西城市带仅有的两个大城市邵阳市和怀化市的规模总体偏小,作为城市带的增长极,其极化效应不明显,城镇人口增长率低于城市带内大部分区县,表明其吸引城市带的生产要素能力有限,对城市带的辐射力不足。
其次,城市带低等级县市数量多且分布集中。城镇人口增长率和相对非农人口增长率均低的城市数量较多,占全部市县数的44.44%,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