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
一 上海转型的国内外背景、阶段特征与世界经济趋势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稳定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动: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加速崛起;世界城市体系面临全面洗牌,新兴城市出现跃升机遇;中国整体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区间,呼唤科学发展之策。从阶段特征来看,上海在“十二五”期间整体进入一个转型期,面临“后中等收入陷阱”和“鲍莫尔病”的双重风险。上海在人均GDP踏上1万美元台阶之际,结构转型、创新驱动未能响应到位,“中等收入陷阱”正在蜕变为“后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基于国际经验,在人均GDP由1万美元迈向2万美元阶段,还可能面临经济服务化所导致的“鲍莫尔病”的挑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困难进而拖累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在经济全球化内涵调整之际,区域协同将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运行的关键词。
世界城市网络变化呈现“区域化”趋势。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权威学者彼得·泰勒撰文提出:“以往把城市间关系概念化的时候比较强调‘城市等级’,所以‘区域性’在世界城市研究中被相对忽略了。”泰勒(2005)[1]在划分世界城市等级外,进一步引进了“区域性”的概念,将世界城市网络划分为7个地区,分别是美国、西欧、亚太、英联邦、拉丁美洲、东欧和亚非地区。其中只有美国、西欧和亚太3个地区城市网络拥有第一等级的世界城市。
就长三角而言,本区域城市网络结构同样出现显著的扁平化趋势。在1960年以后,上海GDP占长三角和全国的比重开始下降,这一趋势大致持续到1990年前后,在1990年上海GDP分别占长三角和全国的比重为24%和4%,均大大低于1960年的相关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GDP占长三角和全国的比重相对比较稳定,稳定在22%和4%左右(见图1、图2)。面临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首位城市GDP占比偏低的局面,更需抓住区域协同。
图1 1952~2008年上海GDP占长三角比重变化趋势
图2 1952~2008年上海GDP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二 超越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实施经合战略,协同长三角共赢
(一)跨越转型的总体思路
由于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世界格局加速变化,上海在“十二五”期间面临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上海需要审时度势,向超越“竞争”思维的发展主线升级。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导入“竞合战略”,作为竞争力战略的升级版。这实际上也是由长三角区域竞合所能为上海带来最大限度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协同效应”和“创新效应”所决定的。长三角区域竞合战略的实施将主要达成四大内部效应:①通过专业化和分工程度提高及统一标准达成“规模效应”。②通过合作伙伴间稳定交易关系和充分交流信息,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取得“成本效应”。③通过扩大各方的资源边界,既充分利用对方的异质性资源,又提高本身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资源投入,产生“协同效应”。④有利于合作方之间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也有利于将自身的能力与合作方的能力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创新能力和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达成“创新效应”。以上四大内部效应的达成将整体推动长三角的区域国际竞争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城市竞合水平为主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协同能力,达成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同发展,达成整个长三角的区域竞合发展,最终达成在世界城市体系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加速崛起。
(二)跨越转型的战略选择
根据“竞合”的总体思路,上海“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选择主要在于内抓核心竞争力和外抓协同能力两个“面向”上,这是达成上海转型的突破口之所在。
1. 全面释放城市核心竞争力,形成强大的内源动力
核心竞争力是开展竞合战略的基础,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会丧失同别人合作协同的起码资本。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逐步培育、提升和根据环境调适。
基于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原则,本课题组识别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是:地缘政治经济地位、城市综合配套能力、人力资源、城市精神。
根据国际经验,软实力的培育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精神文化、社会生态与人力资源再造。为此上海需要整体引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