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
一 研究背景
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人口问题论战在中国人口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页。但是,人口学在中国真正获得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近30年来,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人口大国的社会背景下,在中国计划生育实践迫切需要的推动下,在社会科学研究适逢“百花齐放”的有利契机中,中国的人口学研究迅速地成长并逐步成熟起来。在这期间,中国人口学界不仅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造就出众多学术造诣很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将一批有才华的中青年学术力量集聚到人口学的大旗下,为中国人口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积累和最宝贵的资源。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和人口学专业人才培养所经历的也并非坦途。21世纪的到来,既为中国人口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也给这一学科的继续成熟提出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真正使人口学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朝阳学科,使具有最深厚学科发展沃土的中国人口学在国际学术界占据它应有的影响和地位,我们有必要对过去30年中国的人口学发展、特别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进行回顾和总结。
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对中国人口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进行一下客观的评价与总结。为了能够获得相对全面、真实的情况,本研究采取了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活动在2001年下半年进行并完成。一方面,课题组向全国160余个相关机构发送了两类调查问卷。其中一类是针对人口学培训与研究机构的调查问卷,另一类则是针对使用人口学专业人才机构的调查问卷。所回收的近百份问卷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湖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11个省或直辖市进行了专题性访谈,访谈人数105人。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人口学培训、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处官员、这些省市的人口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以及在校的人口学专业学生。
我国的人口学专业人才培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1973年,中央政府迫于经济和资源的压力,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力争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但是,开展这项庞大的项目却遇到人才奇缺的困难,当时全国的人口学专业仅有几十人,而这个项目需要的工作者高达数十万人,其中人口分析技术的人才需求多达上万人。巨大的需求启动了人口学人才培养和培训项目。这类培训项目最初都是短期的,培训对象主要是省、市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和统计分析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人口理论和人口统计学。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国内对高层次人口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和紧迫,为此,从1979年起,一些大学的人口学研究机构开始陆续建立人口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专业或项目,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国的计划生育项目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门政府职能部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级省、市、县地方政府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央最高领导都要召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参加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后改为人口与资源环境)座谈会,研究人口形势,布置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又正式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级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视和计划生育项目在全国始终不懈地推行,为中国人口学的研究与培训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但是,20世纪90年代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中国人口学培训、研究和专业人才的需求产生深远的影响。1992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机构随之进行缩编和精简,基本上是为政府服务的人口学人才培训项目遇到困难;1995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结束了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口学培训与研究项目的援助,给大学的人口学研究与培训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开始逐步从单纯的计划生育转向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