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特征、趋势与路径(2004~2015)

    作者:刘芳 彭耿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摘要:

    本文首先从人口、产业、土地三个维度分析了滇西边境片区2004~2014年城镇化的进程及其特征,发现:(1)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增速较快,但绝对值偏低,且片区内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2)城镇化质量方面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较低、产业城镇化的带动效应较强。然后,阐释了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的冷热点区域、空间趋势、中心职能指数及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的演变趋势。最后,结合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及滇西南城镇群规划,从发展目标、城市群布局、产业总体布局、产业密集区布局、人口空间分布、城镇空间结构和城镇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Abstract: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including the population,industry and land,the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Yunnan Border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in 2004-2014. We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a rapid growth,but the absolute is low and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perform that a lower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stronger driv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urbanization. Then,we explain the cold-hot spots area,spatial trends,evolution trend of central function index and central city economic tie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Western Yunnan Border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Finally,integrate the Pla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Western Yunnan Border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and the Plan of Southwest Yunnan Town Group,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is proposed from the seven aspects,including development goal,urban agglomerations layout,overall industrial layout,industrial layout-intensive areas,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一 滇西边境片区概况

    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滇西边境片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集民族性和地处边境的特性于一体,贫困面广、程度深,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拥有边境县数量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区域范围包括云南省保山市、临沧市、丽江市、普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10个市(州)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市、区)56个,其中有4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市、区)、19个边境县、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见表1)。

    表1 滇西边境片区规划区域范围

    图1 滇西边境片区56县(市、区)分布

    2012年末,滇西边境片区总人口为1543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800元,有汉、彝、傣、白、景颇、傈僳、拉祜、佤、纳西、怒、独龙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8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城镇化率(这里是指产业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60.89%提升到2014年的70.09%。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大丽铁路、楚大铁路和昆曼、杭瑞等高速公路贯穿本区域,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丽江和大理等支线机场容量明显提升,初步构成立体交通骨干网络。

    滇西边境片区大部分位于横断山区南部和滇南山间盆地,总面积为20.9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山高谷深,高黎贡山、怒山、无量山、哀牢山纵贯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等江河穿越其间,河流湍急、落差大。气候类型总体上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高度相差悬殊,最高海拔为6740米,最低海拔为76.4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54.6%。片区水能和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彩、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但该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贫困面广程度深、基础设施瓶颈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特色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二 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进程与特征

    (一)研究资料来源

    城镇化是内涵丰富的多维过程,本文从人口、产业、土地三个主要视角综合考察滇西边境片区城镇化进程和趋势。涉及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是为了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同时,鉴于区域城乡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完整性和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分析包括县级和地级行政单元两个空间尺度。分析的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共11年,一方面考察每个年度各区域单元产业、人口、用地结构三个维度城镇化水平、空间特征和相互关系,另一方面采用2004~2014年的增量数据来分析三个维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文中的基础数据有几个来源:①2004~2012年的数据来自于2005~2013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②2013年的部分数据来自于2013年县(市)的统计公报。③2013年部分数据和2014年的所有数据采用指数曲线模型预测得到。

    (二)人口城镇化进程与特征

    1.人口城镇化水平界定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因此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Uit=Pit/TPit

    其中Uit表示t时间i行政单元的人口城镇化水平,Pit表示t时间i行政单元城镇人口数量,TPit表示t时间i行政单元总人口数量。

    2.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速较快,但绝对水平偏低

    历年来的《云南统计年鉴》中只有地级城市的城镇人口数据,因此这里仅计算了滇西边境片区56个县(市)所属的10个市(州)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2014年滇西边境片区人口城镇化水平最大值是42.9%(大理州),最小值是25.5%(怒江州),相差17.4个百分点。

    表2 滇西边境片区人口城镇化水平

    图2展示了2004~2014年10个市(州)人口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动态特征,可以看出,各市(州)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最大的地区是大理州,达到6.22%,而怒江州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72%。从图2可以看出,尽管早期大理州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是处于区内中间位置,但由于维持了较高的增长率,2014年其城镇化水平处于区内领先地位。

    图2 滇西边境片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

    自2004年以来,滇西边境片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由24.56%上升到37.09%,年均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