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
本文从城镇化强调“人口-产业-土地”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首先分析了大别山片区自2004年以来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进程及特征,并发现:①大别山片区整体上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但片区内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②城镇化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土地城镇化超前、人口城镇化滞后、人口-产业-土地城镇化耦合度不高和协调性低、产业城镇化带动效应偏弱。然后,文章结合大别山片区的“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产业、人口和交通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并指明了大别山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From urbanization emphasis on“population-industry-land”the content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Firstly we analyze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population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 features since 2004,found that:(1)Dabie Mountain Area as a whole has entered into the phase of rapid urbanization,but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the area difference is obvious;(2)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s not high,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ncoordinated urbanization,land ahead of urbanization,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gging population-industry-urbanization of land is not high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low,weak industrial urbanization driven effect. Finally,the combination of Dabie Mountain Area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 proposed path from industry,urbanization,population and traffic development,and pointed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bie Mountains urbanization.
一 大别山片区基本概况
大别山片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重点扶贫部署的14个特殊片区之一。该片区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土地总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36个县(市),其中,安徽大别山片区(安徽片区)包括12个县(市),河南大别山片区(河南片区)有16个县(市),湖北大别山片区(湖北片区)有8个县(市)(见图1、表1)。2012年末,片区常住人口为27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4万人,乡村人口为2112万人,城镇化率为23.96%。该片区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在国家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中人口规模与密度最大的一个片区。
图1 大别山片区行政区域
表1 大别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大别山片区河流众多,以淮河为主体的水系发达,径流资源丰富,大别山南麓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生物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旅游开发潜力大,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不过,该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①人地关系紧张,矛盾日益凸显。片区土地资源多样,但耕地稀少,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89亩。尤其是大别山区的金寨、霍山等11个县(市、区),地貌形态更加复杂,兼有低山、中山、丘陵、岗地和山间盆谷地等,山区土地利用总体呈现“七分山场一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的特征。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较多约束。境内有淮河、淠河、史河等主要河流,拥有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花凉亭六大水库,总库容达91.3亿立方米。片区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山区同时承担着生态屏障和涵养水源、防洪灌溉等主要生态、社会功能,加之整体上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将片区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存在诸多困难,但由于地带和气候的过渡性,片区处于南北物产界面上,缺乏独有的地带性优势物种。③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亟待提高。片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矛盾凸显,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人才压力。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仍低。内联外通的路网结构尚未全面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电力、通信设施落后。⑤片区内仓储、运输等基础条件较差,金融、信息、产权和现代物流等市场体系不健全。同时受地形限制,交通设施建设成本高,山区县城及其他镇区多建于相对封闭的河谷平原和小盆地中,城镇范围小,城镇化程度较低,人口及产业集聚存在现实困难。
二 大别山片区城镇化进程特征
(一)人口城镇化进程及特征
人口城镇化水平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别,人口城镇化率[1]指标包括有: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其中,人口总数也经常使用户籍人口(或年末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数等指标。
1.城镇化进程稳步上升,但城镇化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从图2中不难发现,大别山片区人口城镇化率从2004年的11.32%上升到2014年的27.24%,年均增长1.45个百分点,比同时期全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高出0.2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大别山片区人口城镇化率整体水平依然很低,不但远远低于该时期全国人口城镇化平均水平,而且与该片区内的所在省份相比,每年的城镇化率相差15~20个百分点,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城镇化任务比较艰巨。
图2 大别山片区与所在省份及全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对比
图3 大别山片区内各分片区人口城镇化进程对比
图3表明,大别山片区内,湖北片区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不但高于同时期的河南片区城镇化水平,而且也高于同时期的安徽和大别山片区城镇化水平,基本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持平,主要原因可能是湖北片区靠近武汉城市圈,受其经济辐射的能力较强。其次是河南片区和大别山片区的城镇化水平,安徽片区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其不但低于同时期湖北片区和河南片区的城镇化水平,而且也低于该时期大别山片区的城镇化水平。2014年,湖北、河南和安徽3个片区的城镇化率分别是37.42%、33.13%和19.45%,同时期湖北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