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需要怎样的高中阶段教育?(2014~2015)

    作者:柯进 史耀疆 张林秀 ScottDouglasRozelle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摘要:

    在未来数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减速的过程中,提升产业结构必须有更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基础,尤其需要建立至少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劳动力和人才储备。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调研发现,城市地区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可能性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35倍,进入普通四年制本科大学的可能性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21倍。国家的一系列教育发展政策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然而研究发现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后没有学到先进的技术知识,一些原本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淡忘了。这些不足都成为当前制约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

    Abstract:

    The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next decade will decrease steadily. To transform the economy into a more advanced and more competitive economy,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establish a highly skilled labor force market,which requires the future labor forces to have at least finished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one of 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ject(REAP)’s recent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an urban kids went to a higher reputation universities(Top 10)in the urban China is about 35 times higher than the rural kids;even just average four years university or college,urban peers are 21 times higher probability than the rural kids.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had issued various development policies aim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program. Another research conducted by REAP,however,found that students did not learn more advanced high-tech knowledge,and it was even worse that many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 and Chinese skills decreased eventually after two years in the VET schools. This inability to make decision leaded to a constant low enrollment rate among the VET schools,and the dropout rate was still relatively high in the rural China.

    一 发展与不平衡:未来中国发展的挑战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里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举。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少贫困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广泛的认可;然而,面对下一个30年,我们是不是还能够持续保持这样的优良业绩呢?这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已有许多这样的赶超国家——OECD的成员国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它们虽然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却并没有获得持续的竞争力。比如阿根廷在20世纪初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在“二战”结束后却走向了衰落和停滞。其他国家如乌拉圭、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风光一时,经济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墨西哥也曾经历和我国当前相似的发展历程。那么,我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将会是哪一种?或者,我国是否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

    经济发展的“铁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与社会分配不平衡之间一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许多国家在试图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时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均衡将成为最显著的矛盾。比如,在东亚地区,韩国与台湾地区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一直保持了比较好的经济均衡发展模式,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基尼系数[1]仅为32;很多南欧和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也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分配制度,比如葡萄牙、西班牙、希腊、以色列、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基尼系数都维持在30左右,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的基尼系数也都在30左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转型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积累了很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如智利、墨西哥等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基尼系数却高达50左右;哥斯达黎加、阿根廷等国家的基尼系数维持在47左右,这种高度不平衡的发展模式最终成为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些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1500美元左右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萎缩倒退。那么,这些试图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国家不能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呢?

    经济学家普遍指出,这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到后期出现经济停滞甚至萎缩,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导致国内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社会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有关。事实上,这些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享受到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尤其是当国民收入停止迅速增长的时候,如果政府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性的措施来平衡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百姓未来收入的影响,将会导致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历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也开始具有区域性和结构性发展不平衡的趋势,经济不均衡基尼系数已经迅速逼近50,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预言,未来数十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渐减缓。我们很难预测,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会像日本、韩国、新西兰那样获得较好的转型,还是像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那样出现停滞甚至萎缩;抑或我国能够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于自身的转型之路。但是明显的现实是,到2030年我国的人口红利将差不多和1990年时的日本相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将宣布结束;除此之外,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体还有很多其他的相似之处,比如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两国都具有非常相似的高等教育体系。依据这个逻辑,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的经济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在2025~2030年间如何解决或者缓解收入分化和不平等的问题。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也曾经历了零增长的剧痛,但是,日本相比于我国的优势在于,日本在1990年时的人均GDP要明显大于2025年时我国的人均GDP;我国到2025年时的人均GDP还不到日本1990年时人均GDP的40%。这种在人均生产效率水平上的差异,以及收入基础的差异都将使我国在解决经济增长缓慢问题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日本社会在1990年时的社会分配不平等程度较低,基尼系数仅为31,多数日本民众有较高的基础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或者说零经济增长给日本带来的“痛苦”。很明显,我国2025~2030年间的经济增速也将会放缓,甚至也有可能是像日本一样的零增长;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使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