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
北京大学设立燕京学堂,成为2014年教育界的一个重要事件。燕京学堂项目的设置是我国大学的行政权力随着资本大量涌入而得到强化的产物。“国际化”是大学行政权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动力和措辞,燕京学堂的国际化直接涉及人文学科,国际化的倾向同人文学科的知识特征存在张力,因而引发了相关学者的强烈质疑。此外,围绕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的争论体现出中国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制度性捆绑。由于教学专业或项目的设置常常对应着单一的学科,因而诸如“东亚研究”的多学科领域在美国的大学可以顺利扩张,这并不能简单用作“中国学”在中国顺利制度化的合法理由。
The establishment of Yenching Academy in Peking University was a noticeable event in 2014. According to the claim of Peking University,Yenching Academy was a new move to build world top universities and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conten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Yenching Academy indicated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strengthened while the more and more capitals flowing into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and rhetorical discourse for administrative system to build world top universities. There is tension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id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humanities,which results in fierce discussion and debate among scholars. In addition,the dispute about master program of Chinese Studies indicated the idea about the discipline and program in China,where there was tight connection between a discipline to a program.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in America,for example East Asian Studies,in the form of research centers and program,could not be used as persuasive argument in legitimation of Yenching Academy.
燕京学堂的设立,可谓2014年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事件。5月5日,北大校方正式宣布设立燕京学堂,燕京学堂项目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高端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植根于北大深厚的历史文化,利用北大人文、社科领域学科完备的优势,为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的学生开设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项目”。学堂以“中国主体性为基础的国际领导力养成”为培养原则,下设“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六个方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主要以英文讲授。首批学生预计在2015年秋季入学,计划招收100人,其中35%为中国籍学生,65%为外籍,北大向入学者提供丰厚奖学金。燕京学堂师资将聘用部分北大教师,其余向全球公开招聘。学堂采用住宿式学院制度,将把北京大学静园六院作为学生住宿、教师办公用房,并开挖静园草坪地下建设教室。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北大师生中引起轩然大波,进而也引发媒体的关注。北大师生就“燕京学堂计划的决策程序”、“选址静园”、“燕京学堂的培养目标与学制年限”、“特殊待遇与教育公平”、“中国学的范畴问题”、“国际化”、“燕京学堂的命名问题”、“经费来源”等问题对项目进行质疑并积极与校方展开沟通。北京大学也举行燕京学堂咨询会同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重要的学者撰文参与讨论,《读书》、《南风窗》、《南方周末》等报刊也对燕京学堂进行了报道与讨论。围绕燕京学堂的讨论成为近些年来颇受学界内外关注的事件之一。它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其发生在北大,更因为这一项目本身折射出大学治理的诸多趋势与矛盾而令人省思。本文就其中涉及的“行政权力”、“国际化”与“学科—教学项目的设置”三个问题做一简要讨论,以推进对“燕京学堂”个案与大学治理的研究。
一 大学行政权力与燕京学堂
客观地讲,北大募集到巨资筹建燕京学堂,本可以避免激起师生如此强烈之反对。当今大学早已是发挥多种功能的巨型大学,学校希望培养未来世界的领袖亦可理解。不过,暂且不谈围绕燕京学堂的诸多价值之争,单从技术的层面来讲的话,北大校方一度陷入窘境,就在于“话说太满”,格调太高,以“中国学”、“国际化”、“高端学术”、“文明主体性”等时下最时尚的话语来宣传燕京学堂,并且还以“静园”这一最具北大人文传统象征性的空间作为燕京学堂选址,导致“群情激奋”,余波至今未消。对于北大校方的高端定位,有学者认为北大校方“好心办坏事”,不过无论出自“好心”还是出于其他考虑,校方没有考虑学校师生可能的价值倾向与情感,没有对相关的制度规定和程序作全盘考虑,直接在“五四”北大校庆日之后宣布燕京学堂项目,这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可谓“晴天惊雷”。在反对者看来,燕京学堂既无程序正义,也无价值正义。
师生们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选址静园”、“决策的程序正义”以及“中国学学科设置”三方面。师生们向校方询问燕京学堂何时何地征求了何人的意见与看法,经费从何而来又将如何使用,为什么一定要选址静园等,校方语焉不详,千呼万唤也不见答案分晓。其中“选址静园”是最受反对的一点。北大学生自发组成“静园小组”,利用网络问卷向全校师生和校友展开调查,以程序正义的方式了解师生对于燕京学堂的看法。调查最终回收3082份有效问卷,其中反对燕京学堂项目者近半,为46.5%。所有受访者中,反对静园选址者近九成,为88.55%,反对理由主要在于燕京学堂选址于此将损害静园的公共性。[1]
学校选址静园,将燕京学堂的利益相关群体拓展至几乎所有的师生。在空间日渐逼仄的燕园内,静园是供燕园人驻足停留、休闲散步、于平日的浮躁与焦虑中享受片刻安宁与美好的公共空间。在许多学生看来,静园象征着学术殿堂,是高深学问符号化而成的实体建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北大悠久的人文学科传统。静园所承载的闲散、淡泊和厚重,就是活在当下的历史。静园所承载的神圣与美好,同许多学生心底最深处的美好相关。然而,在校方看来,这里不过是一方可以用作宣传亮点的绝妙空间,在学校领导者看来,没有什么不可以进入资本兑换的逻辑,传统也好,师生倾注的情感和价值也罢,在行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