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2014~2015)

    作者:张良驯 赵慧杰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摘要: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不良的家庭结构、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完善的家庭经济文化环境是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从家庭因素源头上探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谐的家庭结构,能够有助于构建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机制。

    Abstract:

    At the present,the problem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our country stage was still more serious. Juvenile delinquency first cause in the family,appeared in school learning,eventually deteriorat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There were important links between family factors and juvenile crime. Bad family structure,improper way of family education,poor family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were the key factors causing the delinquent minors. It wa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from the family source. Goo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scientific family education,family structure could effectively help to build up the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mechanism.

    为深入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科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在12个省(区、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本调查对象分为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社区服刑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等四类。从调查情况看,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调查情况,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未成年人所处的社会和家庭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现新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仍然较严重

    经过多年的努力,未成年人犯罪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稳中有降,但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数据显示,认为该趋势“严重”的管理人员占所调查人员的48.1%,认为该趋势“弱化”的占45.9%。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复杂,既与社会宏观条件有联系,同时与家庭、学校等微观因素有关。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不够成熟

    未成年犯管理人员的数据中,选择未成年犯的犯罪心理主要是“逞强好胜心理”的,所占比例为26.7%;选择“从众心理”的所占比例为19.8%;选择“浮躁心理”的所占比例为17.9%。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健全,容易被不利因素所诱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趋于低龄化

    对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0%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调查数据显示,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占12.3%;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占20.11%。这一趋势出现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引发多方负面影响。首先,低龄化的未成年人犯罪可能增加未来社会中惯犯和累犯的可能性。其次,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的重要指标。因此,认真加以研究分析将有助于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建设。

    (四)家庭因素是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管理人员认为“家庭教育不当”、“不良交友”、“法制观念淡薄”、“学校教育的缺陷”是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16.9%、15.4%、14.4%、11.4%。这说明家庭因素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机制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二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家庭影响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众多,其中,家庭因素较为突出。本次调查发现,在普通中学学生中,94.8%的从不“夜不归宿”,经常“夜不归宿”的只占0.3%;91%的从不“打架斗殴”,经常“打架斗殴”的只占0.3%;97.3%的从不“吸烟”,经常“吸烟”的只占0.5%;94.6%的从不“酗酒”,经常“酗酒”的只占0.4%。在未成年犯中,88.3%的有过“夜不归宿”行为,其中经常“夜不归宿”的占39.6%,“夜不归宿”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3~15岁;82.7%的有过“打架斗殴”行为,其中经常“打架斗殴”的占24.8%;90.2%的有过“吸烟”行为,其中经常“吸烟”的占70%;73.9%的有过“酗酒”行为,其中经常“酗酒”的占26.2%。从数据对比看,未成年犯的不良行为比普通中学学生严重得多。可以说,家庭没能承担监护、教育的责任,这导致未成年犯在违法犯罪前已经存在多种不良行为。

    从家庭因素角度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也非常关键。首先,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为重要的生活、成长环境。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塑造出健康、合格的未成年人。家庭在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依据个人社会化理论,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并适应群体生活的准则。通过社会化,未成年人可以实现从一个自然人到适应社会的社会人的转变。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经济文化状况等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良好的家庭因素有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相反,不良的家庭因素能够导致未成年人人格发育出现缺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