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心理适应研究(2014~2015)

    作者:李远行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本研究选取500个在京农民工家庭为样本,对在京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底层心态、过客心态、边缘心态和保守心态,是贫困心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产生贫困心理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社会结构和重塑社会行动重构农民工社会心理的观点。

    Abstract:

    This study selected sample of 500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Beijing families and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four aspects:The underlying psychology,The traveler psychology,the frontier psychology and the conservative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s poor. On this basis,the analysis of causes of poverty psychology,proposed remodel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social psychology by adjust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ng social action.

    一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心理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心理适应包含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个体,这是心理适应的主体。②环境(情境),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其中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适应过程中环境(情境)的重要部分。③改变,这是心理适应的中心环节。现代意义上的“改变”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适应性则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

    包容性是指外来者不仅可获得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包括沟通、就业、就学、做邻居、子女结婚等方面)。城市包容性也就是本地人对外地人的包容程度。

    农民工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群体:其户籍在农村,却在城市从事工商服务业职业。如果将农民工按代际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已经回乡的第一代农民工,仍在城乡之间漂移的第二代农民工和已经回不去的第三代农民工(又称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通过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等阶段,彻底融入当地城市社会生活,成为城市新市民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的百万民工下珠江,到现在农民工流动以亿来计,30多年来,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务工,形成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这支“劳动大军”在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2亿多农业人口在城市就业与生活。但是,由于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人进城后,主要流动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成为“漂着的”“流动的”社会群体,仍然无法融入城市。如果农民工把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献给了城市发展后,年迈时仍然只能“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那么无疑与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新发展观相左。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乡二元分割必然要被打破,政府也在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让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让农民工获得与城镇市民平等的就业、居住权利,分享教育、医疗、社保、公共服务或福利的权利,以及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淡化乃至消除户籍差别,只是在制度设计层面和社会管理方式上为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创造了条件,体现公民的平等,而在更深层次的观念、文化的认同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农民工融入城市,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适应了,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了城市社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空间上的流动,更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一个群体从原住地迁移至新住地必然会经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从而要求在语言、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同时,当地城市居民的包容性程度也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排斥乡下人的心态,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堵无形的“墙”。因此,在加强农民工心理适应能力的同时,提高市民的包容度,是农民工更深层次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当地市民也要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

    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实际上是社会化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其次,这份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农民工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到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其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所谓心理层面的适应,即包括了农民工内化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属。可见,心理适应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高阶段。因此,只有完成心理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从而真正地融入了城市。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要求做好为农民工服务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