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2014年,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布局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提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内容的耕地生态系统管理持续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显示出资源数量持续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趋势,草原生态系统开始出现由退化向恢复的转变,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第二,农业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农业环境污染调查的完成和数据的公布,提高了人们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农业排放物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的认识。
第三,生态保护投资体系趋于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保护的奖补范围不断扩大、投入持续增加、资金管理逐步规范。
第四,环境治理成为乡村治理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乡村治理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城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展望2015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进展。
第一,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会继续加大。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通过防治耕地土壤污染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将成为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农业污染物排放和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会不断加强。农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和核算体系将逐步建立,农业污染治理将纳入我国的环境质量管理中。
第三,资源环境对农业增长的约束会更加严厉。资源环境约束的硬化将促进生态农业模式创新,养殖业的废弃物将再次成为种植业的投入品,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量增加、化肥使用量减少和土壤有机质提高的目标将同时实现。
第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会更加健全,包括: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保护的奖励机制和制度,不断健全农业生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不断探索基于产权制度的生态资源资产管理制度。
一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一)生态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状况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当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0.2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等新增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1]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公布的耕地面积仍沿用国土资源部2008年底的数据,为18.26亿亩。在耕地的宏观管理中,存在统计数据与二调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见图1)。1992~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图1 1992~2012年的耕地面积变化
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2014年我国在耕地资源管理中,继续重视耕地数量红线,同时突出强调了耕地质量的关键性作用。
2014年12月,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公报》将全国18.26亿亩耕地的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1~10十个等级,其中,1~3等级、4~6等级和7~10等级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7.3%、44.8%和27.9%(见表1)。第一,从基础地力和种植业生产的障碍因素来分析,1~3等级耕地基础地力较高,是粮食高产稳产的重点区域;4~6等级耕地基本适宜种植业生产,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7~10等级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第二,按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我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江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9个区。在9个区中,1~3等级耕地面积排前三位的是东北区、黄淮海区和西南区,占全国1~3等级耕地的65%;4~6等级耕地面积排前三位的是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占全国4~6等级耕地的64%;7~10等级耕地面积排前三位的是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南区,占全国7~10等级耕地的50%。[2]由此可见,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和潜力高的区域是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
表1 全国及分区耕地质量等级
2.森林资源状况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3],2014年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比较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见表2),显示出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加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