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2014年是中国餐饮产业止跌回暖的一年。经历了2013年的低靡期,股价下跌和估值下调使得餐饮产业中优秀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资本市场重新关注餐饮企业,行业内并购、股权投资开始增多。随着产业的回暖,无论是上市餐饮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资本市场对餐饮企业的投资,都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入餐饮产业。
一 2014年中国上市餐饮企业发展情况
到2014年底,中国餐饮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0家[1],包括西安饮食、福记食品服务、味千(中国)、全聚德、湘鄂情(现为中科云网)、乡村基、唐宫、名轩控股、小南国和呷哺呷哺,其中小肥羊因被百胜收购,于2012年2月2日退市;福记食品服务在停牌近四年后,达到复牌条件,于2014年7月8日复牌;湘鄂情计划通过出售餐饮业务,全面向大数据公司转型(见表1)。
表1 2014年中国已上市餐饮公司
总体来看,10家上市餐饮企业2014年经营状况不乐观,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大多呈现负增长。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反四风”、“反腐败”带来的政府消费等相关支出缩减,给上市餐饮企业,尤其是中高端正餐上市餐饮企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成本高企、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依然严峻,从业态来看,以大众化消费为主的快餐,相对来说具有更稳定的表现,正餐企业受到政治、经济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的经营调整。
首先从快餐上市企业来看:
(1)味千(中国)(以下简称味千)。截至2014年12月31日收盘,味千市值达到了64.42亿港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6.3%,按当期人民币汇率,约为人民币50.82亿元,是当前中国本土市值第二大的上市餐饮公司。经历了2013年产业的寒冬后,味千在2014年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16.12亿港元,增长2.7%,下半年受到台湾“地沟油”的影响,营业收入全年增长2.6%,低于2013年水平。从同店销售的增长情况来看,味千在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同店销售强劲增长后,下半年同店销售呈现负增长,凸显了大众化餐饮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食品安全事件对味千拉面品牌的冲击;门店数量在经历了两年的收缩后,2014年开始增加,达到了641家(见图1、图2、图3);从利润率变化来看,味千对门店的结构调整、增加公司集中采购比例等措施收到了成效,从2013年开始,毛利率呈现稳步回升,2014年达到了68.8%,较好地弥补了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租金成本的快速上涨(见图4)。对于味千(中国)在2015年的经营表现,几大投行出现较大分歧,摩根大通给予增持评级,而瑞信降低评级至中性,美银美林更是给出了跑输大市评级。出现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味千在2014年下半年同店销售出现负增长,使投资者担心味千品牌影响力削弱和竞争力下降。
图1 味千(中国)2004~2014年中期营业额及增长速度
图2 味千(中国)2004~2014年中期净利润和增长速度
图3 味千(中国)上市以后(2006~2014)每年新增门店数量
图4 味千(中国)2007~2014年中期毛利率变化
表2 味千(中国)2015年初大行评级情况
(2)乡村基。乡村基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本土快餐企业。2010年上市初期,受到中国国内餐饮市场繁荣的影响,乡村基股价最高攀升至36.45美元,市值达到9.7亿美元。从2011年开始,股价一路下滑,经过了近两年熊市,最低达到了5.6美元。2013年,乡村基在国内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以大众化餐饮实现了高于整体餐饮市场的表现,股价从2013年初的7美元回升到2014年初的14美元。然而股价2014年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与2013年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股价在年初达到14美元高点后,一路下滑,在2014年底,以5.64美元的低点收盘,市值仅有1.5亿美元,按当时人民币汇率计算约9.2亿元人民币。从经营层面来看,乡村基在2014年继续实行快速门店扩张策略,新开门店55家,关闭门店11家,净增44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了337家,门店数量在西南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14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达到14.66亿元,同比增长约7.8%,下降近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9.7%的平均增长水平。在门店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却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同店营业收入放缓(见图5、图6、图7)。
图5 2009~2014年乡村基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6 2010~2014年乡村基门店变化
图7 乡村基2014年前三个季度同店销售增长速度
从以上两家上市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