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年中国粮食供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君平 杨婷竹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07099亿吨,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并且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虽有起伏波动,但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且各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费量基本逐年上涨。从表象上看,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直接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波动的内在原因却在于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等众多因素。当前,影响中国粮食需求的客观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居民饮食结构、民族习惯、收入水平与分配、价格、消费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兴食品行业的发展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人口变化、居民饮食结构、农业功能的拓展和粮食价格。

    一 中国粮食供求现状

    (一)粮食生产供给状况

    从粮食供给数量与结构来看,我国粮食供给通常源自三种渠道:一是国内生产,这是我国目前粮食供给的最主要渠道,2005~2014年十年间,我国粮食自给率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国外进口,这仅作为相关品种调剂的工具;三是国内库存,其作用在于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以保障其平稳运行(谭智心、钟真[1],2011)。然而,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状况从供给角度看总体仍将呈现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等基本特征。其中,脆弱平衡是指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强制平衡是指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政府强力主导;而紧张平衡意味着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韩俊[2],201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环境,我国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并实施了诸如标准粮田建设、良种推广、高产创建示范、防灾减灾以及农业保障服务等重大农业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因此,近十几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生产结构总体稳定,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也均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07099亿吨,比上年增加0.051606亿吨,同比增长0.85%。至此,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并且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其中,谷物(包括玉米、稻谷、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总产量为5.57269亿吨,比上年增加0.04577亿吨,同比增长0.82%。另从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来看,2005~2014年,稻谷年产量从1.805884亿吨增长至2.06427亿吨,增幅为0.258386亿吨,年均增长1.50%;小麦年产量从0.974451亿吨增长至1.26171亿吨,增幅为0.287259亿吨,年均增长2.91%;玉米年产量从1.393654亿吨增长至2.15673亿吨,增幅为0.763076亿吨,年均增长4.97%。总体而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及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基本都呈逐年增长态势(见表1)。

    表1 2005~2014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化

    (二)粮食消费需求状况

    1.我国粮食及其主要品种消费需求整体长期平稳增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14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总量为6.0285亿吨,比上年增加0.1364亿吨,同比增长2.31%。其中,稻谷消费量为2.0275亿吨,比上年增加0.042亿吨,同比增长2.12%;小麦消费量为1.3160亿吨,比上年增加0.024亿吨,同比增长1.86%;玉米消费量约1.8900亿吨,比上年增加0.0702亿吨,同比增长3.86%;大豆消费量为0.79500亿吨,比上年增加0.34252亿吨,同比增长0.03%。可见,2014年我国四大粮食品种的消费量比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仅玉米消费比重较上年有所提高。

    另外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虽有起伏波动,但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且各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费量基本逐年上涨。由表2可知,2005~2014年,上述四种粮食品种消费总量增加了1.4202亿吨,年均增速3.03%。其中,稻谷消费量增加了0.2521亿吨,年均增速最低,为1.49%;小麦消费量增加了0.3146亿吨,年均增速3.08%;玉米消费量增加了0.506亿吨,年均增速3.52%;大豆消费量增加了0.3475亿吨,年均增速最高,达6.59%。

    表2 2005~2014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消费量及其增长率

    2.玉米消费以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为主,小麦、稻谷以口粮需求为主

    粮食的用途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从三大粮食品种各用粮类型的消费需求变化特征来看:

    (1)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品种,有“饲料之王”之称,其饲料用粮占比在六成以上,是其最主要的消费途径,其次是工业用粮,占比接近三成。从表3中可知,2005~2014年,我国玉米的饲料用粮与工业用粮消费不断增加,其中,饲料用粮从2005年的0.8711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1.2900亿吨,其间所占比重均在60%以上,预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饲用玉米的消费需求量会继续上升;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玉米的工业用粮消费从2005年的0.3632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0.5250亿吨,且十年间其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27%左右,是玉米的第二大用途和重要增值方式。此外,玉米的口粮消费总体上也逐年增长,长期以来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所占比重从未超过10%,长期在9%上下波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