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全国人口总量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态势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死亡人口逐年递增,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影响。人口死亡率是人口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殡葬行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预测人口死亡数量,对“十二五”“十三五”科学布局和规划全国殡葬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人口死亡率分析
(一)全国历年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1.全国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高死亡率时期,1949~1970年,经过长期战乱,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严重受挫,人民生活比较困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人口死亡率比较高,最高时达到25‰。第二个时期是缓慢降低时期,1971~2003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医疗水平、居住条件的改善,死亡率开始缓慢降低,人口死亡率由最高时9.5‰降低到6.4‰。第三个时期是逐步上升时期,2004年至今,人口死亡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人口死亡率逐渐回升。人口死亡率由2004年的6.42‰上升到2007年的6.93‰,2009年的7.08‰,2010年上升到7.11‰,2011年进一步上升到7.13‰。
图1 我国人口死亡率和人均GDP对照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死亡率都会出现U形变化趋势,由于我国在1950~1980年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所以在1980之后死亡率的变化才逐渐趋于正常。从图1中可以看出,1983~2009年,死亡率基本符合U形变化趋势,其中,1983~2004年,人口死亡率大致呈下降趋势,而人均GDP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经spss相关性分析得到,二者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869(见表1),说明二者有很强的负相关性,也就说明了在这段时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随之降低。
表1 1983~2004年人口死亡率与人均GDP的相关性
200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年上升,这段时期虽然经济仍快速发展,但老年人口的比率也在不断攀升,如表5所示,2005~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步增加,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这段时期全国人口死亡率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2.各省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图2 1998年、2003年、2008年、2009年全国各省死亡率变化趋势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省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分别取1998、2003、2008和2009年各省人口死亡率数据绘制成图2,从中可以看出,各省2003年的死亡率基本都低于1998年的数据,各省之间的数据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符合全国的死亡率变化趋势;而在2008年的时候,河北、江苏、湖南等一些人口比较多的省份死亡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超过了1998年和2008年的死亡率数据。在这些人口大省的带动下,全国的人口死亡率在2003年之后开始逐步升高,这也符合之前的数据分析结果。
图3 2010年我国各省人口死亡率与人均GDP对照
从图3中各省死亡率和人均GDP的排列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各省人口死亡率随人均GDP的降低而呈微弱下降趋势,这可以从图中死亡率的线性趋势线看出。对二者做相关性分析(见表2),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443,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说明各省人口死亡率受经济发展水平的一定影响。
表2 2010年各省人口死亡率与人均GDP相关系数
(二)各经济区域人口死亡率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研究发现,各区域2010年人口死亡率由低到高排列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见图4),这个顺序基本上是各区域的经济、气候条件的排列顺序,因为一个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气候条件、医疗条件等影响,经济发达、医疗条件好的东部地区人口死亡率较低,而经济相对落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