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近年来,“人文殡葬”已经成为我国殡葬行业最时兴的口号。在确定殡葬事务未来方向和当前工作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机构,都少不了提及人文殡葬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理念和口号,并且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有关人员对其内涵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建设人文殡葬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
一 关于人文殡葬的研究状况
“人文殡葬”口号的形成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04年,几次被排名十大“暴利”行业遭受巨大舆论压力的殡葬行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在经营转型中集合所属机构的创意,提出了建设“阳光殡葬、便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的口号。[1]这种殡葬工作者正视业界薄弱环节,通过尊重服务对象努力树立正面形象的觉悟和行动,得到了时任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的赞赏和传播。这些被称作“四个殡葬”的口号,今天看来已经包含了“人文殡葬”的许多内涵,它表明殡葬行业开始接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且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在尊重人的权利、倡导健康文明治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在“四个殡葬”的推进中,中国殡葬协会于2005年清明节发出了《全国殡葬服务单位诚信文明倡议书》,全国各地积极开展诸如举办研讨会、出版专业杂志等形式的殡葬文化研究,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探寻服务人民群众、传承先进文化的办法。2007年“21城市殡葬管理论坛”集中大家智慧设定了“八个殡葬”的会议主题,具体内容是“共同普及和谐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人文殡葬的理念,全力营造阳光殡葬、诚信殡葬、文明殡葬、联袂殡葬的氛围,从而创造一个更为公平、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殡葬服务环境”[2]。这应当是“人文殡葬”的最先提出,其时虽并未对内涵作比较清晰的描述,但仅是口号的提出就反映了殡葬行业紧跟时代的一种自觉。
“人文殡葬”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同应该是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提出建设包含“人文殡葬”在内的“六个殡葬”之后。2010年,窦玉沛副部长在全国殡葬改革推进会上提出要把建设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人文殡葬作为“十二五”时期推进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其中对于“人文殡葬”,窦副部长提出了“弘扬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文化”与“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两大任务。[3]
从此,更多的人开始研究人文殡葬的概念和属性、内涵和意义,研究树立人文意识、实施人文关怀、弘扬先进文化以及建设现代文明的路径。主管殡葬管理事务的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先后组织了包括人文殡葬内容的清明学术研讨会和现代殡葬发展战略研究;各地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建设人文殡葬等内容的工作目标。
围绕人文殡葬,各地的殡葬工作者以及关心殡葬行业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孙树仁认为,人文殡葬概念的提出源于社会的呼唤,人文殡葬是人文精神与殡葬社会事务活动结合的结果。[4]张震认为,人文殡葬具有人本性、文化性、开放性、创新性、传承性的特性,它区别于传统殡葬模式,注重人文关怀,以现代文化为核心。[5]光焕竹主张“行业发展,文化先行”,提出了殡葬业实现品牌系统化、服务个性化、功能多样化、关联服务专业化和内部管理价值化若干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路径。[6]田新朝以人文殡葬理念为指导,研究了我国殡葬公共服务创新的路径,提出了涉及殡葬服务体制改革、殡葬公益补偿制度、殡葬救助保障制度、殡葬服务评价制度等政策选择的建议。[7]可以看到,目前已经公之于世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人文殡葬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涉及殡葬社会政策、生命文化、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工作方法多个领域,这些广泛的关注度表明了我国殡葬行业的进步,也显示了殡葬业界与学术界的知性。这种状态能够保持下去,应是我国殡葬行业的幸事,因为随着人文殡葬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推进,我国的殡葬行业将会走在更加理性的进步道路上,更多的行业工作者也将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二 关于人文殡葬的内涵
当前,人文殡葬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与殡葬服务有关的机构和人员所认同。被广泛而经常提及的“人文殡葬”,应该是有其特定的涵义。
除了“人文殡葬”,好多方面用到“人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