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社会发展相比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而对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也更为深远。社会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虽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与经济发展成果不协调,区域间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落后地区缺乏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驱动力,落后地区城乡居民缺乏稳定的安全预期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而,目前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仍然缓慢。在新形势下,中国面临着增强国家竞争力驱动力的新选择,其中增强和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是重要内在动力。
一 加快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1.9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1]然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严重,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干群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矛盾显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竭力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和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中,加强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是相对落后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本不足、社会稳定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任务在整个中国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属于重中之重。一方面,受民族文化和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影响,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偏低、参与劳动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本不足,导致缺乏内生的发展驱动力。另一方面,民族宗教问题和境外势力挑拨民族矛盾的做法所引起的边疆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导致民族地区面临维持社会稳定的多方面压力。此外,文化自主意识较弱、生态环境恶劣、贫困问题严重等诸方面,也要求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不仅可以增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直接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也能够促进民族地区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除此之外,还可以培育民族地区成员现代化发展的自主性以及民族文化主体性,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族地区成员的国家认同感。
二 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以教育、卫生、科技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第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异大。计划经济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高等学校、普通高中、普通小学的专任教师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11.2%、5.1%,均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见表1)。而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或与平均水平持平)。市场经济时期,从纵向上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高等教育水平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则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波动发展;尽管全国推行了农村“撤校并点”行动,但是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水平则以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特别是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三大阶段获得较快发展。
表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年均增长率(1949~2011年)
除了教师资源在总数上保持了较快增长之外,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其他方面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水平。2011年,民族地区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均高于东部地区(除普通高校外),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师比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教师资源远远没有东部地区充裕,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匮乏(见表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各级普通学校的教师资源充裕度与全国基本持平,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远远少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11年各地区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教师数=1)
而从东西部地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之间的比较来看,西部地区的学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在总量以及占全国的比重上均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