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一 政策篇
澳门北邻广东珠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经不断填海造地,澳门陆地面积约32.8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3月底总人口达到61.45万人。在澳门回归后,经济迅速增长。2000~2013年,澳门经济总量由490.2亿澳门元增至4134.7亿澳门元。其中,2010年,经济增速高达33.4%,2004年和2011年的增速亦均接近30%。博彩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2013年博彩业收益达到3607.7亿澳门元。[1]
由于澳门经济规模小,产业发展单一造成分散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长期以来未能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和再生机制,其经济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从澳门经济可持续增长受到的制约和发展的瓶颈来看,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对于澳门而言已经迫在眉睫。
澳门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同时文化产业在激活一个城市内在文化要素、刺激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风采、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美誉度、知名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最大化挖掘澳门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澳门经济转型、产业调整的关键。
(一)会议政策
2012年7月4日,2012年度澳门第一次平常全体会议,在结合澳门实况及配合《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考虑下,制定出澳门文化产业短、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建议短期以文化旅游业带动,中、长期则利用区域合作的平台优势推动经贸领域与文化领域相互融合。同时提出从平台搭建、文化氛围基础营造、人力资源、企业政策支援、品牌塑造等方向,作为相关措施的行动纲领。在2012年的第二次平常全体会议中,强调将重新规划利用文化空间资源,同时推出艺术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为本地文化社团提供艺术行政人员工作实习的资助,推动本地文化社团迈向专业化发展。
2013年6月11日,澳门文化产业委员会举行2013年度第一次平常全体会议。会议决定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化,文化局今年将启动系列补助计划,包括“时装设计样版补助计划”以及“电影长片制作支援计划”。会议小组建议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结合,由政府支持、业界配合开发旅游纪念品,包括开辟行销渠道、开拓外销市场。并指出澳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宜考虑市场问题,建议政府协助设计师媒合生产商,并由政府设立销售平台,借此建立小型的产业链,达到文化创意产业化的目的。在2013年第二次平常全体会议中,总结了在产业推动、资源计划及区域合作三个方面的工作成果,并指明文化产业基金未来的工作方向。在区域合作方面,建议政府推动更多政府部门在采购时,优先考虑采购澳门的文创产品;考虑制订针对文化产业业界进驻横琴的扶持政策,让业界及时了解进驻横琴的政策信息;通过文化产业基金,协助具潜力企业实现区域合作;利用历史关联作为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及建议政府考虑以“政府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营运”的模式开展区域合作。
(二)资金、法律支持
1.文化产业基金[2]
2013年10月29日出版的第四十四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一组,公布了第26/2013号行政法规的文化产业基金,该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文化产业基金,其为具有行政及财政自治权并拥有本身财产的公法人,基金的启动资金为两亿澳门元,该款项仅作资助用途。该基金设有三个机关:信托委员会、行政委员会、监事会。在文化产业基金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主要扶持项目、申请对象以及资助方式。
2.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系列补助计划[3]
为了贯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施政方针,文化局特设“文化创意产业系列补助计划”,透过一系列具针对性的补助及支援措施,扶持及培养本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孵化具有潜质的文化创意产品,宣传及推广澳门文化创意品牌,促进本澳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截至目前,补(辅)助计划包括的项目有:① 2013时装设计样板制作补助计划;② 2013电影长片制作支援计划;③ 2014时装设计样板制作补助计划;④ 2014原创歌曲专辑制作补(辅)助计划。
3.文化遗产保护法[4]
于2014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确立了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范围,以及文化遗产的评定程序及标准,并围绕文化遗产的法律技术概念进行编排,包括不动产类、动产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全面,易于了解和应用。文化遗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