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
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北京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极大进步,建立了水平相对较高、覆盖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药品集中采购和“零差价”制度。2012年,北京市又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医疗机构试点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在人口比较密集的郊区搬迁、改造或新建了一批“三甲”医疗机构,在全部“三级”医疗机构中实施了“预约挂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看病难”问题。但是,在北京市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远郊区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发展中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一 卫生资源相对贫乏的状况仍然存在
按照北京市区域发展规划,远郊区县主要指通州、昌平、房山、门头沟、大兴、顺义、怀柔、密云、延庆、平谷10个区县。在北京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又把离北京比较近的通州、昌平、房山、顺义、大兴5个区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区。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远郊区县主要包括门头沟、怀柔、密云、平谷、延庆5个区县。这5个区县都处于山区,在区域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环境涵养区,在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上受到限制,这5个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近几年北京虽然加大了对这些区县的财政补偿力度,但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的财政能力、整体环境面貌与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相比差距较大,医疗卫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
从卫生资源的分布来看,5个远郊区县至今没有“三甲”医院。从医疗机构千人口床位数来看,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门头沟区和平谷区虽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但从服务面积上来看,医疗资源的区域分布又远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这5个远郊区县的土地面积是8746.65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占全市的一半以上,但医疗机构数只占全市的1/5,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市的9.12%(见表1)。
从延庆县的情况来看,延庆县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域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2.8%,平原面积占26.2%,水域面积占1.0%,服务半径最远达90余公里。从服务人口规模来看,截至2011年11月,延庆县共有常住人口31.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4万人。再加上周边河北张家口等地区的居民经常就近到延庆就医,延庆实际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口已经超过60万人。目前,延庆县有卫生机构323个,医疗机构317个,住院床位1048张,在北京所有区县中是最少的。千人口住院床位为3.29张,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在5个远郊区县中排在第四位(见表1)。
表1 2011年北京市远郊区县卫生机构和床位比较
延庆县在北京属于相对封闭的县,与北京市的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延庆县的卫生体系也相对独立。延庆县有规模较大的县级医院3家,县医院是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也是延庆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县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的二级综合医院,还有一所二级甲等的妇幼保健院。这3所规模相对较大的医疗机构虽然在解决百姓一般性疾病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但在面临突发性危机重症病人的时候,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特别是当延庆到北京城区的高速路发生堵车或者大雪封山时,无法把病人及时送到城区的大医院进行救治,加剧了延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从农村的情况来看,延庆县目前有15个乡镇,370多个行政村,500多个自然村。每个乡镇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有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还有184个村集体办的村医疗室。但在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目前仍有100多个村庄没有任何医疗机构,没有1名乡村医生。虽然延庆县政府采取派医生每个月定期巡回1次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地方居民医疗需求,但遇急病、大病则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北京市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延庆县2013年的统筹资金将达到人均680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但由于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相对缺乏,当地农民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合作医疗带来的好处。
二 卫生人员数量不足、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
2011年,延庆县有卫生人员2517人,卫生技术人员2024人,执业医师872人,注册护士689人。医疗卫生人员在数量上是北京市所有区县中最少的。从平均数上来看,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