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年安倍政府的新闻管控与日本的舆论生态

    作者:金嬴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第二届安倍内阁极为看重媒体和舆论的对策工作。本文围绕安倍政权日常性的新闻管控机制,结合2013年以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推出《特定秘密保护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检证“河野谈话”等重要政治议程和议题的展开过程,分析当前日本新闻管控和舆论生态的主要变化,力图对日本政治和社会中这些最新变化形成规律性认识。

    Abstract:

    The Abe administration in the second term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work with the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Knowledge concerning rules and regularity of Japa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can be gained if the routine mechanism of controlling the press conducted by the cabinet is well examined,and how the control of the press and media environment have changed in the events,such as Abe’s visit to Yasukuni Shrine,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aw of protecting special secrecy,the lifting of the ban on collective self-defense right and the “reexamination” of “Kono Statement”,is well analyzed.

    当今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高度发达,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社会舆论影响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或政党,无一例外都把建立和实施传播战略、有效掌控舆论作为政治运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加以对待。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政策形成和实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将政策的实质和宣传的手段合为一体来把握,呈现出“政治舆论”和“舆论政治”合而为一的趋势。日本的情况就是如此。

    作为21世纪日本民粹主义媒体政治的产物,安倍集团极为看重媒体和舆论的对策工作。为了实现长期执政的战略目标,安倍政府深知必须要掌握媒体和舆论的议程设置,而不能让媒体确定议程;必须要主导议程的推进和演变,而不能让媒体干扰议程的发展。为此,自2012年底重新上台执政以来,安倍政府吸取了2006年第一次执政受挫的教训,一方面为实现其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重新崛起为政治军事大国的政治目标,在立法、制度和组织建设方面做足了工作;另一方面为减少政治阻力尤其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千方百计驾驭媒体,采取了一系列新闻管控措施,由此形成了日本政治运作和社会舆论生态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围绕安倍政府日常性的新闻管控机制,结合2013年以来其参拜靖国神社、推出《特定秘密保护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检证“河野谈话”等重要政治议程和议题的展开过程,分析当前日本新闻管控和舆论生态的主要变化,力图对日本政治和社会中这些最新变化形成规律性认识。

    一 新闻管控的两手政策

    现代政府实施新闻管控,目的都是使新闻媒体及其传播的信息成为帮助政权的有利因素,在总体施政方向和具体目标上最大限度地得到舆论的支持,保证政治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倍的政治目标,无论是第一次执政时期的“美丽的日本”,还是第二次执政时期的“崭新的日本”,重合度相当高。[1]较之第一次,安倍第二次执政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安倍经济学”的推出,但“安倍经济学”本身也更多体现一种策略性、战术性,正如有分析指出的,安倍的执政战略,其基本特色可概括为:以“安倍经济学”为手段抬高内阁支持率,进而实现修宪和日本军事正常国家化的战略目标。[2]也就是说,“安倍经济学”仅仅是其实现政治意图的手段而已。

    安倍政府的新闻公关总管是世耕弘成,是安倍离不开的“贴身随扈”。第一次安倍执政时期,世耕弘成担任首相传播事务助理,到第二次安倍执政,他已被擢升为官房副长官,在重大的内政外交活动中,世耕总是不离安倍的左右。在一本题为《专业传播战略》的著作中,世耕弘成开宗明义地说:“传播就是计划管理(project management)。计划必然有目标。专业传播人士应以计划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在预算、人员、时间等有限的条件下,全力推动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目标,必须确立一种与经营方针、战略相统一的传播战略。”[3]世耕被安倍看中的,正是上述现代政治宣传传播理念,安倍用此形成的政治传播战略,改变了战后日本左中右鼎立的媒体格局,打破了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对政权的制衡,使媒体长期形成的舆论监督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可以说,通过自觉的战略设计,全方位塑造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主流舆论,既是安倍政府的主要施政手段,也已成为其“摆脱战后体制”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具体做法上,安倍重新执政后,采取了一种全面包围、主动干预、挟右制中、借右打左的新闻管控策略,较之以往力度更大,手法更直接。但概括地看,仍不外乎是“软硬兼施”的两手政策。“硬”的方面,既有《特定秘密保护法》这种对“知情权和新闻自由进行极端限制”的法律手段,也有记者俱乐部、恳谈会这样可以灵活进行新闻管理的日常控制机制。对于异见媒体,虽然安倍也会以首相之尊亲自“棒喝”,公开点名批评,但更多的还是亲政府的右翼媒体充当“首相近卫队”,一拥而上、痛打同行。“软”的方面则主要是政府的广告预算、报业消费税减税政策等“软支票”,以及对媒体高层的任命和政府延揽各种政策咨询会成员的“位子诱惑”。下面首先具体看一下安倍新闻管控“软”的一面。

    (一)政府广告经费

    近年来,受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日本报纸的订阅量下滑明显,报社的经营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