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制度上废除了199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化之门。如何将这一制度性的观念转化为现实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需要关注的因素很多,随着中国社会信息网络的逐步建构,信息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键纽带,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换言之,城乡之间的信息传播状况随着2008年诸项关于城乡未来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而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首先描述城乡传播系统的信息传播概况,继而从乡村内部信息传播状况、城乡之间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农民工在城市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传播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论述。
一 中国乡村信息传播概况
2008年中国乡村信息传播的研究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多学科的趋势。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主题以传播学的主导研究模式为核心,分别从传者、媒介、受者、内容、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出发进行探讨。研究视角则多从理论层面入手,阐释与分析以描述性为主,辅以理论层次的分析;实证类研究则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呈现出零散化、短期性和非系统性的特点。大体而言,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渠道及传播效果上。
1.信息传播的内容资源建设
在中国乡村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传播系统始终面临难以明晰化、有效化的问题,就传播系统的两个连接点传者与受者的关系而言,在信息链条的衔接中,受者的面貌在2008年依然处于稀薄、模糊的状态。
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主要依靠政府,出现了“包办”的色彩,有学者认为这种模式不利于乡村信息化的长远发展(邵奎吉、付守宇、王超,2008)。但是,由于在中国乡村的发展现实中,信息化的过程牵涉到众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政府不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则可能无法顺利进行。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主导的地位有所缺失,导致许多地方农村信息化建设遇到很大困难,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是导致目前乡村信息化遇到瓶颈的主要原因(管桦、沈蓉蓉,2008)。政府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作用职责的认识矛盾反映了政府在实践中的两难境地,也表明在农村信息化中至今仍未找到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方式方法。
就信息化的内容资源来看,目前中国的农业信息资源总量增长显著,全国已经建立8000多信息采集点,数十个大型数据中心,覆盖了农业生产、销售各方面的数据。同时,国内还积极引进了国外多个权威数据库,推动了中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快速前进(杨晓蓉、王文生、姜丽华,2008)。但同时也存在如下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第一,在信息资源缺乏有序规划和建设的情况下,重复建设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央部委30多个涉农部门一共启动了40余项农村信息化工程,由于多头管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董宝青,2008)。这种信息资源建设总量增加但缺乏规划、重复建设的状况,可以称之为农业信息资源的“烟囱”现象,即各个不同垂直业务系统建立的信息资源系统之间难以横向交流,不同地域、行业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李道亮,2008)。
第二,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较差。农业信息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导致农民对信息的利用率低、满意度低。农业信息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喇娟娟、武大志,2008)。
第三,信息资源开发不充分,标准化程度不高。目前的信息资源开发只是初步水平,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尤其是缺乏对信息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对前瞻性信息的预测(吕晓燕,2008)。在这种初步探索过程中,信息资源标准化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