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文化科技融合:历史机遇与未来走向

    作者:李凤亮 牛奔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摘要: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站在国际大视野的角度审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如体制改革政策引导相对滞后、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创意思维不够开阔等问题。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时刻,我们要着眼战略定位,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融合新型体制、改善投融资环境、重视人才培养、攻克关键技术、扩大文化消费等方面入手,建设一个“政府正确引导,市场积极参与”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以探索形成国家文化建设的高新科技发展道路,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好形势。
    Abstract:In China, under the intens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cultural industry has seen healthy and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lot of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relative delay of system reform and policy guidance, the relative shortage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and the lack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At the mo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fac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steady progres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optimiz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improve the novel fusion system and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nvironment, cultivate talents, capture key techniques, and encourage cultural consumption, etc, we should construct a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is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nvolves the market to explore and form the road of high-tech development, and 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志。古往今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发展格局已被提升至重要的战略层面。[1]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导向和价值基础,科技是文化产业繁荣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以文化融合科技为标志的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与重要举措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事业发展全新启航的一年。[2]2011年7月,科学技术部、文化部部际会商议定书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商会议召开,提出了11项具体举措,制定并发布《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2011~2015)》,联合认定“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制度保障。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该决定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成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里程碑。[3]

    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及政策完善再次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于2012年2月15日发布。5月17日,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2个单位在深圳联合召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并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作了部署,此举标志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4]9月21日,文化部公布《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优化文化科技发展环境,培养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促进文化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2012年11月,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由此可见,政府正通过不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促进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2010年,中央政治局在第22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并就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出具体要求。2011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华强集团,对华强集团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文化、科技相融合发展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并寄语华强集团当好“领头羊”,把深圳、把广东、把全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5]2012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深圳召开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座谈会上强调,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他说:“文化与科技紧密相关,抓住科技发展进步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他还指出:“要着眼于拓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广度深度,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着眼于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传播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12年5月在广东调研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