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
一 引言:分析框架——文化科技融合型创意城市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其《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谈到工业技术造就了“焦炭城市”[1],这种从科技角度考察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视角,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虽然那时的讨论还没有互联网,但今天的数字科技在城市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和创意领域的逐步渗透和融合,将一些先锋城市首先带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转型阶段,形成文化科技高度融合的“创意城市”。本文将国内外有关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讨论中偏向科技视角的文献,与科技界有关科技创新(Innovation)的讨论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当前特别重视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两大焦点的诉求及其相关现象的考察,分析文化科技融合与这两大诉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分析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或政策含义。
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我们对于“文化科技融合”的理解,既有狭义的一面,也有广义的一面,随语境不同而采义不同。狭义的文化科技融合概念主要出自国内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讨论圈子,主要指的是“文化的科技化”,隐含在“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这一比喻当中,这一含义也体现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广义的文化科技融合概念,本文认为主要来自2009年欧洲有关“创意”和“创新”的讨论,[3]这一概念完全突破了文化创意产业内部范畴,而将产业、科技领域的“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或内容产业的“创意”(Creativity)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双向融合的跨界概念。2012年,最新发布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4]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广义概念[5]。
此外,本文的分析框架还预设了城市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假设,即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的重构往往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西方国家通过制造业的全球转移逐步形成创意城市和创新性国家,与此同时,大量的城市更新和复兴运动迅速改变“焦炭城市”的面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样与城市化或“造城运动”相伴而生,此起彼伏。因此,本文在讨论文化科技融合的同时,关注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的密切关系,从而比较完整和全面地呈现文化科技融合的里外表现和影响。
二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的产业转型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的产业转型主要涉及三个大的产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的转型(以广东为代表),也涉及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IT或ICT产业[6]的转型(如深圳IT业的变化),以及具有高度创意能力的文化艺术领域的转型(主要是指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领域与科技融合的转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的转型不做具体介绍,相关内容可参见笔者已发表的一篇探讨印刷、服装、家具、玩具、工艺美术品等与文化产品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的转型论文。[7]
(一)IT业的转型
IT产业表面看来属于高新科技产业,似乎是超前的、先进的,与劳动密集的低技术外包型加工制造业明显不同,但从全球来看,中国不少高新科技企业仍然处于世界IT产业链的低端,以苹果公司产品的中国外包工厂为典型代表。在当今文化产业大热,国家提倡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IT业的转型似乎也出现了与文化融合的苗头,主要表现在IT业进军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从硬件生产转向软件和内容生产,IT业的代表如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或转型为基于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或内容生产的赢利模式的新媒体产业;此外,IT业的转型还包括继续从事硬件生产,但与设计、文化或艺术等领域合作,实现IT产品和技术的设计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行业。当然,扩大IT技术和设备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渗透,也是IT行业转型的路径之一,不过这一路径与前两个路径有所不同,它往往不是由IT产业首先发起,而是文化艺术领域主动与IT合作的结果,我们将这一路径归于文化艺术领域的科技转型或数字化转型,将在后文重点介绍。
1.向软件、内容、新媒体行业转型,成为文化科技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发展,以硬件生产为主导的IT行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