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
一 2014年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邵阳市努力克服宏观形势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重困难,经济发展稳中快进,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1.6亿元,增长10.8%,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规模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11.6%,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1268亿元,增长23.1%,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3%,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12.2%,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22.3%,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3位;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09.5亿元,增长16%,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3位;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增长42.5%,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55元,增长10.7%,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
(一)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2.5∶38.9∶38.6调整为21.8∶38.2∶40。工业经济规模扩大。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达到4个,其中轻工产业过400亿元,建材、食品产业均过200亿元。“四百工程”超额完成任务,新开工项目137个,竣工135个,引进141个,新增规模企业176家、居全省第3位。新增小微企业3813家,增长87%。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3.8%。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总产值实现“十一连增”,达到404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十一连增”,达到7786元,增长12.3%,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10万亩以上,总产达348万吨,增产5.5万吨。新增农业产业化企业20家、农产品基地9.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新增限额以上企业67家。邮政快递、电子商务均以50%的速度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4亿元,增长19.4%。新增各类融资总额328.1亿元,增长48.6%。存款余额达到1736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52亿元,存贷比达到43.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可圈可点
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9.5%,提高2.1个百分点。实施337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95亿元,比上年增加90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72个,为历年之最。“十大工业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一湖汽混凝土搅拌车基地抓紧施工,湘窖酒业建成品酒车间和地下管网,云峰水泥与海螺水泥成功合作,九兴鞋业市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十大交通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沪昆高铁邵阳段通车运营,娄邵铁路扩改进入路基建设,怀邵衡铁路全线征拆和开工,邵坪高速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武靖高速基本完成征地拆迁,武冈机场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多、投入大,建设体量为历史之最,特别是“十大城市建设工程”全面铺开,东互通世纪大道、南互通敞口工程、大祥立交桥等建成通车,“二桥二公园二隧道”“最美十条街”等进展较快。“十大社会发展工程”成效显著,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中心医院东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同时,崀山水库已列为国务院加快建设的172个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木瓜山水库改扩建工程完成测量、踏勘等工作,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成和在建风电项目总量居全省第一。
(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9大类56项改革全面启动。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提前完成,市本级完成国有企业改制66户,筹措资金35亿元,安置职工4.5万人,实现了完成任务多、筹措资金多、化解矛盾多和总体效果好的“三多一好”,经验在全省推介。在全省率先平稳关闭落后小煤矿65家,被誉为“邵阳模式”,经验在全国推介。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由301项精简到12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由150个精简到37个。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登记企业5443家、增长47.1%,新增注册资本227.4亿元、增长62%。“三榜公示、两级审核、经费包干”的阳光征拆模式全面推行。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流转农村土地176万亩。完成大圳灌区和97个自供区电力管理体制改革。隆回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成功举办2014年邵商大会,签约项目40个,合同金额113.4亿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8家、境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