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打造长株潭(长沙)临空经济新区的思考

    作者: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摘要: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打造长株潭(长沙)临空经济新区的思考。首先是长沙临空经济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包括机场实力持续增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区域经济基础雄厚;空港新城建设顺利起步。其次是湖南建设临空经济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组织协调机制不顺;发展规划落实困难;政策支持还不到位;航线货运资源偏少;设施配套尚不完善。然后是加快长株潭临空经济新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战略定位;加强机场建设;加强产业培育;加强平台打造;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组织保障。

    空港被誉为21世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空港也正由“城市的机场”演变为“机场的城市”,空港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客观分析长沙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长株潭(长沙)临空经济新区建设的基本构想及对策建议。

    一 长沙临空经济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黄花国际机场成功跻身千万级国际机场行列,长沙县空港城建设正式启动,临空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机场实力持续增强

    黄花机场等级为4E级,是我国十大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目前拥有通往国际、国内118个大中城市、130多条航线,也是我国中部首个实现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国际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稳居中部五省机场首位。随着机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周边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机场区域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最具潜力的经济动力区之一(见表1)。

    表1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01~2013年客货吞吐量增长变化情况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以下简称“一带一部”)。长沙作为“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区位优势度高,是支撑沿海沿江开发的重要基地,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先导城市,也是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较为完善。黄花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发达,机场高速、长永高速、人民路直达机场,京港澳、长株、平汝、沪昆高速与武广、沪昆高铁在此纵横交汇,劳动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地铁2号(东延)线、地铁6号线、长浏城际轻轨都将直达机场,形成了对全国市场的高度可达性。长株潭临空经济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东西连线、京津唐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南北连线的中心。随着京深高铁和沪昆高铁通车运行,长株潭城市圈和长沙空港城与中国主要经济区和城市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效应将日益凸显。

    (三)区域经济基础雄厚

    黄花机场周边有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批省级工业园区,是长株潭地区优质资源深加工和产品研发、制造、出口的重要基地(见表2),特别是临近机场的长沙经开区其蓝思科技、长城信息是机场货运重要客户,浏阳经开区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三大临空产业集群。长沙是全国重要的传媒、出版、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临空指向性较强。长株潭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航空工业研究与制造基地,有一批航空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航空起落架项目落户望城,通用航空制造基地落户株洲航空航天产业园,临空业态发展基础较好。长沙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七位,在长沙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18家,其中有直接投资的49家,临空经济发展宏观环境良好。

    (四)空港城建设顺利起步

    2010年10月,长沙县空港城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规划建设总面积54.6平方公里的空港城。目前,人民东路东延线(空港城段)建成通车,黄金大道(S207南延线)动工开建;成功引进中国联通长沙阅读数字基地、奥凯航空长沙运营基地、厦门航空分公司、普洛斯物流4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空港物流园、通用航空产业、机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内市政道路、给排水、供电、管道煤气、宽带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空港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注重打造生态产业链,为临空经济新区发展腾出了更多的环境容量。

    表2 长沙黄花机场辐射的园区总体情况

    二 湖南建设临空经济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

    审视湖南和长沙的临空经济发展,比较上海、重庆、郑州等地经验和做法,差距还很大,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一)组织协调机制不顺

    国内规划建设临空产业新区的城市,普遍成立高规格的开发区管委会,行使省辖市级管理权限。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南省临空产业领导小组,但无常设机构,长沙市也未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长沙县空港城管委会因行政级别偏低,难以发挥强有力的协调和主导作用(见表3)。

    (二)发展规划落实困难

    上海、重庆、郑州临空产业新区的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已经全面对接,区域内全部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并优先保证用地指标。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