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及走势的分析与预测

    作者:孔宪丽 高铁梅 张同斌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摘要:

    本文利用国际上通用的合成指数、扩散指数和预警信号系统等计量经济方法对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态势进行了测定和预测。我国经济增长从2013年9月开始进入新一轮短周期的缓慢下降期,截至2015年初经济景气仍继续处于下降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存在着下行压力,央行还应适时降息降准,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本文预计我国经济周期增长波动的谷底将在2015年第1季度出现,从第2季度开始有望止跌企稳,之后保持大体平稳、微幅上升的运行态势。预测2015年GDP增长率将达到7。2%左右,CPI上涨率为2%左右,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动幅度明显减缓,政府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保障经济运行保持中速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international synthetic index,general index and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econometric methods to measure and predict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cycle in 2015. From September 2013,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began a slow decline in a new round of short cycle,and by the early 2015,the economy continued to decline. Because of China’s economic downward pressure,the central bank should timely lower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to ea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financing expensive problem,so that the social cost of financing is reduc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bottom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will app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an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quarter,the economy is expected to remain stable with a trend of slightly increase. China’s GDP growth rate in 2015 will reach around 7.2%,and the CPI growth rate will be about 2%.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 fluctuation significantly slow down,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ore active measures to keep the economy in good situation with medium speed growth rate and low inflation.

    2014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中央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确保了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GDP实现了全年增速7.4%。在“控通胀”宏观调控措施和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下,2014年全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1.44%~2.49%的区间内小幅波动,CPI全年温和上涨2%,远低于年度3.5%左右的调控目标;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拖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且下降幅度呈扩大迹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深层次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加大我国经济波动风险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改革使得深刻的结构变化和动力机制变化持续递进,一些领域的改革攻坚将会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的经济景气波动状况和重点经济领域态势如何?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如何调整?为了对这些热点问题做出比较科学和准确的回答,本文基于“经济景气分析系统”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景气状况、重点经济领域的运行态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采用先行指数和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一 利用景气指数分析法对经济景气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1.景气指标的选取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经济景气指数方法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的周期运行态势和景气波动状况。在进行景气指标选取时,本文采用的基准指标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月度实际增长率。由于工业增加值月度实际增长率指标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序列,为了使合成的指标类型一致,本文首先对被筛选的各经济领域的价值型经济指标进行了价格平减,然后计算各经济指标的同期比增长率序列[1],经季节调整并消除不规则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K-L信息量、时差相关分析等计量方法从处理后的大量指标中筛选出与基准指标波动对应性较好的19个经济指标作为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标。

    本文筛选出的中国先行、一致、滞后景气指标组及与各指标相对应的K-L信息量和时差相关系数列见表1。从表1中所显示的各指标的K-L信息量和时差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所选指标与基准指标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其中进行价格平减后的投资类和金融类指标具有很好的先行性质,而物价指标、消费、库存等指标具有很好的滞后性质。

    表1 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标组

    续表

    2.基于合成指数的中国经济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

    景气指数方法是一种实证的景气观测方法,从各领域中选择出一批对景气变动敏感,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用数学方法合成为一组景气指数(先行、一致、滞后),以此来作为观测宏观经济波动的综合尺度。本文采用表1筛选出来的景气指标组,利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方法分别建立了一致、先行和滞后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简称CI,各指数均以2005年平均值为100),样本期间为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

    图1 一致合成指数(实线,左坐标),先行合成指数(虚线,右坐标)

    从图1的一致合成指数曲线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呈现明显的增长周期波动特征(阴影部分为中国增长率周期波动基准日期的景气收缩阶段)。按照峰—峰的周期计算,1999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率已经经历了4次完整的景气循环,目前正处于第5次景气循环的下降阶段。从景气循环的波动幅度看,2008年前的2次景气循环,波幅呈现明显的逐步缩小趋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政府“4万亿”投资的拉动,始于2007年9月(峰)的第3轮景气循环呈现明显的“大落大起”特征,其收缩阶段持续16个月,但回落幅度为24.3个指数点,并于2009年1月形成了1999年以来的最深的谷,其扩张阶段持续12个月,扩张幅度达到34.5个指数点,并于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