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
一 基本运行情况
2013年,是浙江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浙交所”)增资扩股改制后的第一年,在省国资委的直接领导以及股东们、董事会、监事会和省国资委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经营管理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3年,浙交所实现总收入2221.1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53.32万元,利润总额1048.46万元,税后净利润为781.96万元。营业收入和账面净利润分别超过2013年度考核指标的22.28%和222.84%。项目总成交宗数为87宗,比上年增加61.11%;尤其单向成交金额达107.65亿元(含债权52.38亿元),比上年全年多227.10%,分别创浙交所历史之最,是浙交所2004~2012年项目成交总金额242亿元的44.48%。新增会员48家,为上年同期的3倍多。
同时,继续保持全年无一例不满意投诉执业记录,且转受让双方无一例法律纠纷,转受让双方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也无一例因相关产权转让而涉及的违规违纪现象。
二 业务拓展和创新
(一)非指定进场业务大幅超越指定进场业务,业务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
浙交所非指定进场业务迅猛发展,大幅超越。全年非指定进场项目46宗,单向成交金额75.55亿元,分别占成交总宗数的52.87%和成交总金额的70.61%;尤其成交金额增幅迅猛,为浙交所2004~2012年九年非指定项目共计成交总金额72.93亿元的103.59%。其中成功引入交易完成的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项目,成交金额达34.59亿元。年末,浙交所又通过社会力量努力引进了一宗浙江乃至全国最大的中江破产资产处置项目。
除上述引入破产资产处置项目以及成交金额达1.05亿元的上市公司数源久融100%股权转让项目外,浙交所还组织走访了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民生银行杭州分行等近十家银行和中建投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年内成功引入并完成了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88笔不良贷款资产包项目和杭州蓝信投资有限公司98.63%股权转让项目。两个项目挂牌交易单向成交金额达6.05亿元,开创了浙交所银行不良资产和信托项目直接进场交易的先河。
(二)着力做好省属国资交易业务,努力争取更多资源指定进场
在国资交易过程中强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坚持审核只是国资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合法合规完成交易才是最终目的。2013年公司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其中,浙江物产元通非公开定向邀请竞价融资项目,被中国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机构协会评为首届全国“产权市场创新十大经典案例”之一;同时公司还被省金融学会评为“2013年度浙江金融优秀企业”;姚上毅总经理也成为全国产权行业首批高级产权交易师,并被中国国有资产交易机构协会选定为全国产权交易行业从业资格认证与职业资格考试评定指导委员会委员,被省金融学会评为“浙江省十大金融领军人物”之一。
公司改制后,为争取尽早落实省政府会议纪要精神,积极争取更多资源指定进场,促成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高院、省金融办等四部门在浙交所召开协调会,商讨相关资源指定进入浙交所事宜;协助省国资委向省政府报告增资扩股改制完成情况,并申请明确浙交所指定委托交易业务范围;邀请省监察厅副厅长等领导就浙交所进入省公共资源中心事项到浙交所调研指导等,为做实公共资源进场交易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制度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2013年共起草、修订、完善55项约20万字的交易风控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落实。信息化建设有了明显成效,统一交易系统、竞价系统、会员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均已基本交付使用,尤其是办公自动化有效带动了办公文化的改善和制度的落实。
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内训和外邀专家主讲等方式并举,共组织面向社会的公开论坛/讲座6次,全所人员参与的内训15次;并要求各部门或部门间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每半个月组织一次专题交流学习;同时,还通过组织全所员工开展产权交易业务非脱产“挂职”传帮带学习活动。上述活动有效地强化了公司员工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四)外宣工作扎实开展,扩大机构的影响力
在外宣方面,浙交所与高盛集团(北美)联合主办的“2013浙商海外融资论坛”,吸引了100多家机构近200名浙商和金融机构代表,以及新华社浙江分社、中新社浙江分社、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的参与。新华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