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
一 中国城市竞争力(北京)报告
最近三年,北京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持续平稳运行。目前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正在逐渐迈向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2014年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名,整体优势逐渐确立,但生态城市竞争力依然是主要短板,空气雾霾与地表水污染等问题突出。北京必须进一步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从根本上缓解首都的资源环境压力,从根源上治理“城市病”,同时瞄准建设世界城市的高端形态,进一步提高首都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表12-1 2014年北京市市情信息
图12-1 2013年和2014年京津冀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
图12-2 2013年和2014年京津冀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
1.格局与优势
总体概况:近三年来,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速度稳定在7.5%左右,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北京以服务业为主导,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0.8:22.7:76.5调整为2013年的0.8:22.3:76.9,2014年达到0.7:21.4:77.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2.5亿元,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51.9%;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冲动有所收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为2012年9.3%、2013年8.8%、2014年7.5%,投资结构向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和环保领域倾斜,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30.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17.1%;要素结构方面,加快推进创新驱动,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86.6亿元,比上年增长8.6%,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0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北京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名,除生态城市竞争力外,其他分项均处于全国最好之列,整体优势明显。总体来看,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目前以服务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正在逐渐迈向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
现状格局:2014年度北京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为0.482,排名全国第8位,在全国除西藏外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4位,在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排在香港、上海、天津之后。2014年度北京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0.861,排名全国第3位,在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外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3位,在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排在香港、上海之后。北京市城市竞争力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综合经济竞争力略有下降,但与榜首城市差距缩小。2014年度北京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位,与过去两年相比下降了2位。但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从上年的0.443上升至0.482,表明北京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与榜首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排名下降主要归因于天津等城市的迅速崛起。
第二,可持续竞争力首次跻身前三,整体优势逐渐确立。北京市过去两年可持续竞争力均排名全国第4位,2014年度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0.861,排名跃升1位,首次跻身前三之列。从分项来看,知识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信息城市竞争力均处于最好之列。
第三,知识城市竞争力表现突出,稳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科技中心,大学指数和论文发表数均高居全国榜首,每百万人金融业、信息服务和科学研究从业人数达112013人,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总额高达5174709万美元,知识经济发展层次国内领先。
2.问题与软肋
第一,生态城市竞争力依然是主要短板,环境质量制约可持续发展。北京的生态城市竞争力是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短板,虽然可持续竞争力首次跻身全国前三,但生态城市竞争力仍然表现欠佳,甚至比上一年下降了7位。集中体现为环境质量堪忧,空气雾霾与地表水污染等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第二,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文化多元性与上海、香港差距明显。北京的文化城市竞争力处于最好之列,仅次于上海和香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富,与上海、香港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文化多元性不足,城市国际知名度和语言多国性指数分别仅为0.564和0.538。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应该更加开放包容,以开放思维推动文化融合。
3.现象与规律
综合交通便利程度持续提升,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巩固。近年来,北京的交通便利度持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