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文化科技融合与图书馆的创新实践

    作者:孙一钢 黄国彬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摘要:在分析文化与科技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质及其在图书馆领域的体现。从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就是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融合的进步史,并分析了文化科技融合对图书馆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四项基本特点,指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要重点考虑的若干问题。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文化科技融合给图书馆和信息用户带来的普惠性与满意度;从关键环节和核心业务入手,突出重点,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增强图书馆内部、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Abstract:The article defin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describing the merging essen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as well as its manifestation in the library community. On this basis, it pointed out that development of library is the history that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have merg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modern library, library in contemporary age and digital library, and analyzed the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emerging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n library community. Then, thre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emerging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library field were put forwards to, which involved patrons' information need, key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related parties.

    一 引言

    文化科技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需求的变化,高效促进两者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对文化内容创造、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利用价值产生直接影响,而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主体的培育、科技成果的应用,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当今社会,文化科技融合在范围和强度上都比以往各个时期要明显。作为人类文化保存和社会文明传承的重要机制,文化科技融合始终与图书馆的发展相随相伴,并成为促进图书馆历次范式演变的重要推手。可以说,图书馆的发展史就是文化科技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历史。

    二 文化科技融合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经路径

    (一)文化与科技各自的边界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的角度而言,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精神财富的总和。[1]文化是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综合体,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取决于当时的物质生产基础。作为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文化能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直接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学界的看法并未能达成一致。比如,20世纪之前,人们对文化的界定更多地出于文学艺术、音乐等角度;而到了20世纪初,整个社会遗产都被纳入文化的范畴。人们开始认为文化包括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主要凭借特定的交流符号而被人们所了解、学习、沿用、传授。曾有这样的观点,即,德国社会学者对文化偏重于社会的精神方面,而美国社会学者对文化则是从社会生活的全部形式加以理解。依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人类特有的并被广为知晓且沿用的风俗或习惯,及对其加以记载、传播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其外延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及其中的相关技术和方式,还包括特定场景或仪式中的固有习惯,涉及待人接物、婚丧、祭祀、宗教等内容。

    科技,即科学技术,涉及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两者相互渗透、关系密切。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引,技术是科学的实际应用。[2]在科学的指导下,人类根据生产实践开展各种研发活动,从中所获得的各种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均是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反过来,技术对科学可以发挥直接的反作用,在技术研制与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有可能被拓展、升华为科学问题而获得深化、泛化研究。在特定的生产实践中,科学与技术借助生产这一中介实现有机结合。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进一步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再次发生了深刻变化。实际上,从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这一角度来理解,科技与文化就有内涵上的交叉。文化始终与理论密切联系,而科技中的科学,更是与理论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渊源。

    (二)文化科技融合及其在图书馆界的体现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融合即“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因此,文化科技融合即指文化与科技合成一体,文化的传承开拓离不开科技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有文化的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依据前文对文化的广义理解,人类的一切社会生活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而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各个活动领域,当今人类就是生活在一个文化科技融合的大环境中。当然,这种融合包括自发式和自觉式的,如何有针对性地、高效地提升这种融合的水平,并让人类感知、感受到这种融合带来的普惠性,仍然需要人类主动探索、自觉行动。

    科技发展源于科技创新的驱动,而科技创新的顺利实现,需要创新主体具有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科研创新灵感,灵感又源于联想、想象,而联想和想象又离不开积累。因此可以理解,科技发展进步离开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是无法想象的。为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利用科技,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高效采集、合理标引、科学组织、妥善保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