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文化产业生产率增长
    ——以江苏为例

    作者:顾江 吴建军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摘要: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本文实证研究了江苏省2006~2010年间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增长作用十分有限,其改进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贡献,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小些,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随时间动态变化。同时,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处于规模经济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由资本投入的过快增长引致的资本深化,导致各地级市出现了普遍的技术退步。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culture industr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2006-2010 and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Jiangsu, based on the Malmquist index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is very limited for culture industry in Jiangsu from 2006 to 2010. Its improvement mainly contributes from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small,th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rather tha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outhern, middle and north part of Jiangsu respectively stays on different stages of scale economy, showing a clear regional features.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capital investment, the capital has been deepened, resulting technical setback in many prefecture-level cities.

    一 引言

    21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政府政策的颁布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5%。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更加令人瞩目。以江苏省为例,2004~2010年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59亿元增至1400亿元,年均增速近30%(见图1)。

    图1 2004~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变化

    这一方面极大满足了当地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助推了江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部分学者对文化产业增长绩效的关注。一般而言,文化产业产出的增长主要由两方面推动,一是由要素投入带来的增长,二是由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增长。但已有文献中,研究文化产业增长绩效问题主要基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鲜有对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的。例如,张仁寿等运用DEA模型,对广东等13省市2007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1]。韩学周和马萱运用DEA研究我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2]蒋萍和王勇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3]王家庭和张容利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4~2008年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的效率。[4]马跃如和白勇等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5]

    此外,现有大部分研究都以全国为范围,运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缺乏一个中观区域视角。鉴于此,本文以江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省际层面文化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扩大还是技术进步。方法上,由于不能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无效率及其准确性,且假设条件约束过强,基于Solow余值核算法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可能会使结论有偏[6],并且传统的SFA方法也不满足“费雪理想指数”的特点[7]。本文选择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江苏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进行实证研究。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

    将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从TFP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本文采用DEA中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这种方法不需要假设一种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避免函数形式错误的出现;二是这种方法可以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从而可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根据Fare等1994年的定义和方法,本文以每个地级市作为一个决策单元,构造每一时期江苏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最佳实践前沿面,把每个地级市生产效率同最佳实践前沿面比较,以此对各决策单元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假设每一时期t=1,…,T,第k=1,…,K个地区使用n=1,…,N种投入xtk,n,得到m=1,…,M种产出ytk,m。在固定规模报酬、要素可处置条件下,定义参考技术为:

    Ltx|CS)={y:yzMzNxzRK+},xRN+ (1)

    为得到生产率随时间变化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需要引入距离函数。距离函数是Farrell技术效率的倒数。参考技术Ltx|CS)下的产出距离函数为:

    Dtixtyt)=1/Ftixtyt|CS) (2)

    当且仅当Dtixtyt)=1,(xtyt)在生产边界上,生产在技术上有效。如果Dtixtyt)>1,(xtyt)在生产边界的内部,生产在技术上无效。把t时期替代为t+1时期,可得到t+1时期的距离函数Dt+1ixt+1yt+1)。

    根据Caves 1982年的思想,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可写为:

    该指数测度了时期t技术条件下,决策单元从t到t+1期的技术效率变化。同理,可定义时期t+1条件下,决策单元从t到t+1期的技术效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即:

    Fare等1994年运用前面两个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几何平均值来计算定向输出的Malmquist指数,即:

    方程中,Malmquist指数中的技术效率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SCPETP分别代表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其中,规模效率指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是否适当,该值越高表示规模越适合,生产力也越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