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经济危机以来德国社会思潮的新动向(2014)

    作者:杨云珍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摘要:本文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为背景,从三个方面梳理和探讨了危机以来德国社会思潮出现的新动向。首先,以占领法兰克福运动为切入点,讨论了极左的反全球化社会运动,酿成了一股新的抗议文化,与二战后德国左翼反资本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其次,德国政府对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等欧元区重债国家进行经济救助过程中,在国内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德国选择党迅速崛起,疑欧情绪上扬;再次,在移民与融入方面,“欧洲爱国者反西方伊斯兰化运动”(简称“Pegida运动”)的异军突起,使得右翼民粹主义思潮弥漫全国,Pegida运动的言辞和游行示威活动,给德国社会带来了新一轮紧张关系,也震惊了舆论与学界。文章在结论中指出,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同时为德国极左翼反全球化运动、右翼的选择党和Pegida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政治机会。德国正经历着强劲的社会运动以及反体制的批评的极化现象。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rends of Germany’s social thoughts since the Great Rece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anti-globalization protes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atest manifestation of a decades-old tradition of German left-wing social movements with an anti-capitalist agenda. Secondly,the German government has been vigorously challenged domestic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offering financial aid to heavily indebted euro-zone countries such as Ireland,Portugal and Greece. The party AfD and eurosceptic sentiment rise during the process. Thirdly,the emergence of Pegida has also brought the growth of anti-immigrant sentiment. And the campaign rhetoric and demonstrations of Pegida has also brought new tension in the country and also shocked the public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provided a political opportunity for both the revival of left-wing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s and for the rise of right-wing groupings such as Pegida and the AfD. In short, Germany is experiencing a polarization of strong social movements and of anti -establishment critique.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危机不断延续和深化,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蔓延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

    在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的发展却一枝独秀。德国联邦统计局2015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经济发展虽有起伏,但劳动力市场表现稳健,就业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2014年德国就业人数达到4270万人,同比增幅为0.9%,2014年全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6%。[1]

    虽然德国经济发展稳健,但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给德国的社会思潮和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契机[2],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二战后德国左翼一直有反资本主义和反全球化的传统,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封锁与占领法兰克福运动持续发展,酿成骚乱事件,来自政治左翼的抗议文化凸显。在欧洲一体化建设方面,德国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在对希腊等重债国家进行援助的过程中,遭到了疑欧派的强有力挑战,对欧盟的怀疑情绪不断上扬;而且,要求停止对希腊等国家进行救助,要求德国退出欧元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成立不久的德国选择党在2013年9月22日的联邦议院大选中获得了4.7%的选票,虽然没有突破5%的进入议会的门槛,但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在移民与融入方面,自2014年10月起,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爆发了“欧洲爱国者反西方伊斯兰化运动”(简称“Pegida运动”),这股“反伊斯兰化”、充满右翼民粹主义色彩的运动迅速波及全国,给德国社会带来了新一轮紧张关系。

    一 封锁占领法兰克福:反全球化的抗议文化

    二战后数十年来,在德国一直存在着来自左翼的对国际资本主义和全球化持批评态度的声音。这些批评者主要来自于社民党的左翼、社会运动(有部分社会运动后来发展成为绿党)、非政府组织和左翼党。反全球化者主要集中批评和反对的是国际资本,或者说是金融资本,认为在全球南北关系中存在着富裕的北方发达国家剥削欠发达或发展中的南方国家的现象。21世纪初,联邦总理、社民党人施罗德执政时通过了追求新自由主义的《2010议程》及其“哈茨改革”——削减福利开支并放松劳动力市场的规制,这一改革措施一直遭到来自左翼的诟病和抗议。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引发了对全球化的质疑和批评。在议会中,批评者主要来自于绿党和左翼党。在议会之外,对全球化的批评主要来自于左翼和右翼的抗议性社会团体发起的社会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组织Attac[3]与左翼的社会运动结盟,掀起了新一轮反全球化运动,酿成了抗议文化。Attac团体提倡课征外汇交易税,主要批评银行向希腊等债务国进行公共救助的同时,要求被救助国实行紧缩政策计划,加剧了被救助国的贫困。Attac在德国拥有分支机构。[4]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2011年美国纽约出现占领华尔街运动,随后德国效仿占领华尔街运动,在法兰克福也出现了占领运动。占领法兰克福运动与欧债危机带给民众的压力,以及民众对欧盟的不信任态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欧盟28个成员国失业人数为1620万,失业率为6.8%。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失业人数迅速增长。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到2010年中,失业人数增加了700万,失业率达到9.6%。自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失业人数再次显著增长,达到了2660万,失业率攀升至10.9%。之后缓慢回落,到2014年2月,失业率为10.5%;2015年2月为9.8%。[5]

    年轻人失业率是所有年龄段人口失业率的2倍或者更高。在欧盟28个成员国中,年轻人失业率在2008年第一季度为15.1%。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年轻人的就业形成重创,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年轻人失业率不断攀升,到2013年第一季度,高达23.6%;到2013年底,缓慢回落到23.1%。2014年2月,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失业率为22.9%,到2015年2月仍维持在21.1%。[6]

    长期失业是政策制定者的主要担忧之一。长期失业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会给社会的凝聚力带来负面影响,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增长。2013年,欧盟28个成员国中5.1%的劳动力失业持续一年;2.9%的劳动力失业长达两年以上。

    2014年春季“欧洲晴雨表”调查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