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武汉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之思考

    作者:姚伟钧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武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知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地下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挖掘;二是失传的、失踪的、流失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挖掘。

    一 已知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对于已知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充分研究、挖掘某个或某种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例如,首义文化园作为武汉“新名片”,把蛇山、红楼、首义广场、紫阳湖公园、起义门连成一条景观线,同时武汉还通过整合蛇山、红楼、首义广场及周边地区文化、自然资源,建设首义文化园和黄鹤楼主题公园,突出“辛亥文化”和“黄鹤楼文化”这两大主题,把蛇山景区打造成武汉的“新名片”。这就是对已知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大规模的挖掘工作,但是其中有许多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在首义文化园开发空间方面,旅游资源开发不可能是一次性的,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给以后的资源开发留下足够的再次开发空间,要让旅游者到首义文化园后就能受到氛围的感染,领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因此,无论已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到何种程度,是否有利用价值,是否成熟到了顶点,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其规划和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两码事,需要若干年甚至漫长的时间来检验。武汉著名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之一龟山风景区,若干年前建起了总投资额为4000多万元的三国赤壁之战全景画馆。该馆是一幢双环形天坛式建筑,坐落于龟山的半山腰,总高度为25.8米。对于这个水泥垒起的“大家伙”,许多武汉市民称其是武汉城市建筑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有些专业人士毫不留情地说,龟山上的三国赤壁之战全景画馆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留着它,障眼;炸掉它,可惜。对于它应该采取保守的办法,选择优良常绿树种进行绿化,和龟山上的卻月城、鲁山城的遗迹、铁门关等共同组成一个龟山三国生态旅游休闲区。

    历史街区属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更是已知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更能凸显地域文化的典型性,具有打造成城市精品文化旅游街区的可行性,并成为城市灵魂。这类街区或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或者是建筑文化瑰宝,或能表现内涵精深的文化以及当时流行文化的特色等。旅游者在此可以通过参观游览获取旅游信息、购买旅游纪念品以及休闲娱乐等。近年来,随着武汉旧城改造的加快,许多老城区的历史街区正迅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新的高层建筑,老武汉的城市文脉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

    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武汉历史街区的保护力度不够,或者说只是单纯的拆除,而忽视了对历史街区文化内涵的积极保护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将给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武汉的文化旅游资源带来极大损失。因此,应该重视武汉历史街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例如昙华林,对它的保护就要尊重历史,昙华林地区的建筑很多是依山就势、富于个性的,在保护中不能刻意,不然就不是历史了。要通过建设和保护,使昙华林形成凸显武汉历史地位的独特社区。历史建筑建设难、保护更难,对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就是建设,对昙华林地区历史建筑应采取分片保护、就地保护的措施。对昙华林的开发利用须遵循三项原则:历史保护原则、旅游开发原则和景观审美原则,使保护、开发、利用能和谐统一。同时对昙华林的开发应召开居民听证会,广泛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武汉的地下文物资源数量众多,这些地下文物,可以说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地下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充分展现楚文化之魅力,甚至还可以填补某些空白。楚国的强盛带来了武汉地区的兴盛,楚人在武汉地区的开发,留下了大量的遗存。楚文化滥觞于西周早期,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立国约八百年的楚国寿终正寝了,但是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却神韵悠长。这一时期武汉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无不与楚有关,属于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此外,武汉在漫长的史前文明时期和军事城堡时期有许多不解之谜,而这些谜团的解决还需要依靠对地下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说,武汉地下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任重而道远。

    武汉地下历史文化资源经常会出现配合基本建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