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之后,迅速应用于不同领域。可持续农业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向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延伸,它是对常规经济发展模式和常规农业现代化的反思。它既是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又是农业发展的过程。可持续农业以持续稳定的产出、经济利益的平均分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并以持续性、有效性和公平性作为其衡量标准。
本文在结构上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的方法,第三部分是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与指标,第四部分是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第五部分是结论与讨论。
一 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及其分类
对农业可持续性进行评价,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对于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二是生产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三是属性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
(一)目标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
Brown et al.(1987)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的三重目标定义,即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所影响的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持;经济可持续性是指在经济上能获得赢利,可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它在农业领域更多地表现为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是指能在较长时间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出水平;社会可持续性是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以上三种可持续性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没有经济和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也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社会可持续性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生态的可持续性。
对中国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存在着范围较广、程度较深的生态贫困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在确保该地区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寻找一种生态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该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生产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
Swaminathan(1988)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在给定土地上作物产量随着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负的增长趋势。同时,农业可持续还被认为是农业系统的一种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保持和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与人类文化相连,将农民作为生产者和自然资源的管理者的角色结合起来。事实上,可持续性是一种测度农场或耕作系统长期健康的方法。
Brklacich et al.(1991)把农业可持续性归纳为六个方面:①环境重要性,反映农业的生物——自然限制;②持续产量,指可不断维持的产出水平;③承载能力,指可长期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④生产单位可获利性,即农业生产者维持再生产的能力;⑤农产品的确保供给,主要是食物相对于需求的充分供给;⑥平等,关注于农产品的时空分配。
(三)属性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
Douglass(1984)提出的三重属性定义,即农业可持续性是环境重要性、食物充足性和社会公平性的有机结合,其中,环境重要性被描述为控制环境的损害,食物充足性被描述为在利益约束条件下,寻求粮食产量最大化的途径,而社会公平性则被描述为保持和重新建立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充满活力的农业系统。这一概念得到最广泛的认可。
二 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
对农业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分析,正确理解农业可持续性的强弱,有助于寻找增强农业可持续性的方法与途径。
(一)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框架
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四步判断法,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框架来进行。第一,表述系统要达到何种可持续发展状态;第二,这个状态实现时需要哪些指标因子(生态、经济、社会)来表示;第三,进行这些数据的量化;第四,根据量化结果,对这个系统的发展提出建议。这种理论体系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得到了应用。
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研究是一个较有争议的研究领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研究方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过程的终点,而是代表它自身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目前生态、社会、经济问题和信息为基础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