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一 2012年上海证券市场回顾
2012年我国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外围市场方面,欧债危机风波迭起,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凸显;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明显,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恶化。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和通胀的回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稳定经济增长,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外需不振和去库存的压力,工业生产始终处于缓慢下行过程中。在各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交错影响下,中国A股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市场人气非常低迷。
(一)影响证券市场的宏观面和政策面因素分析
1.欧债危机风波迭起,美国复苏不及预期,新兴国家增速明显放缓
2012年,欧债危机风波迭起,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已从二线国家蔓延至核心国家,使得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欧洲央行已重启购买欧元区成员国国债计划,旨在压低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重债国的融资成本,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急速蔓延,但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尽管美联储已经动用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购买债券,以有效降低市场的贷款利率,但是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仍然比其所预期的更为缓慢,第三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有所复苏,零售销售增速回升,工业产值和服务行业保持增长。但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制造业持续疲软,就业市场改善步伐几乎停滞,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此外,新兴国家增速也明显放缓。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凸显。
2.中国宏观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增速下滑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恶化,特别是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没有形成较好的企稳迹象。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2年9月PMI为49.8%,比8月回升0.6个百分点,是有数据以来第一次9月份低于临界值。9月份为制造业旺季,过去七年9月份的PMI环比平均上升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2年9月的季节性回升力度较弱,显示当前经济增长势头疲弱。
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和通胀的回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稳定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外需不振和去库存的压力,工业生产始终处于缓慢下行过程中。
3.货币政策稳健,逆回购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的首要工具
2012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CPI持续下降,6月CPI同比增速更是创下2010年2月以来新低,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更大空间。中国央行在“稳增长”的背景下,分别于2月24日和5月18日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6月8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7月6日再次降息,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并再次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倍调整为0.7倍。一方面,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打开,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的一步;另一方面,央行在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二次降息,表明管理层对经济下行感到担忧,并采取非对称结构,体现了中央决策层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但下半年,随着欧美日主要经济体均向市场大幅注入流动性,有可能刺激国内通货膨胀反弹的情况下,政府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在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背景下,央行持续采用大规模逆回购的手段来提供流动性,所提供的品种和操作规模也越来越灵活。其中28天逆回购时隔10年之后再现公开市场,9月25日的2900亿元逆回购规模则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12年9月末,央行已连续13周滚动开展逆回购,创下自2002年6月以来连续逆回购操作的最长时间纪录。逆回购正取代央票、正回购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的首要工具。
(二)A股市场走势回顾
1.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2012年前三季度,共有150只新股发行,其中25只主板,52只中小板,73只创业板。新股发行市场呈现“发行估值低,首日涨幅越大此后跌得越深”的两大特征。
从发行市盈率来看,月度平均发行市盈率呈现下行趋势,前三季度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0.40倍(算术平均),相对上年同期超过50倍的首发市盈率大幅下降。由于股市表现低迷,二级市场整体估值持续下移,使新股的发行估值也逐步降低,同时2011年末以来管理层出台政策抑制新股高价发行的效果明显,这成为2012年新股发行估值走低的重要原因。
150只新股上市首日有38只跌破发行价,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收盘价,已有111只跌破发行价。这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