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特别是提出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新的理论概括,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特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在对文化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先后提出和确立了“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
1982年9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结束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始。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命题使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特别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道路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特别是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了我国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也不需要文化市场,即使有也是不合法和不被承认的。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该通知为营业性舞会作了定性:举办营业性舞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种客观需求,它对活跃人们的业余生活、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安定活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是有益处的。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在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归口管理文化市场,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研究文化市场发展态势,指导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江泽民总书记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确定此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