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关键词: | 文化产业建设思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同时提出“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重点扶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项目,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设一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等要求。艺术科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 艺术科学研究工作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
(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做好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当前,全党、全社会聚焦文化这一中心议题,文化成为人们关注、思考与探询的重要对象。我们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文化、重视文化、将焦点集中于文化问题。全国艺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将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将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艺术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要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基础上。文化自觉的核心含义为“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首先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入研究和清醒的认识,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实现艺术自觉,艺术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艺术的繁荣需要各艺术门类的本体研究,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戏曲、影视、设计艺术各领风骚,研究工作将引导实践向纵深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理论突破引领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理论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理论先行……总而言之,艺术科学建设在文化艺术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当下,进一步推动艺术科学研究的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为艺术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综合文化国力大幅度提高。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面对艺术教育和科研领域的现实,经过长期酝酿、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特别是充分吸纳政协委员提案和广大专家不懈努力的智慧成果,于2011年3月24日正式将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格为学科门类。这个变化,使得学科设置更加有利于满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艺术专门人才尤其是大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艺术的繁荣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为艺术学科的全面深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
与教育体系中的格局不同,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划体系中,一直以来,艺术学是作为单列学科独立存在的。在教育格局中,艺术学上升为独立学科门类后,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艺术学各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将获得巨大提升,这将更有力地推动艺术科学研究的发展。目前我国1300余家艺术院校(不包括高职),100多万艺术院校的在校生,都将是受益者。长期以来我国艺术院校以培养艺术技能为主,重视技巧轻视理论、重视技术素质轻视人文素质的状况将获得质的改变。这些变化将艺术学建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