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
一 内外向国际化概念及主要观点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单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舞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内向国际化,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参与国际资源转换和国际经济循环。外向国际化,是指以主动“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循环。
企业国际化阶段论起源于北欧,在20世纪70年代,北欧学派的企业国际化阶段论提出Uppsala模型,认为企业国际化遵循四个连续、渐进的发展阶段: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此后20年一直在该模型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演化,直到Lawrence Welch和Reijo Luostrinen (1993)提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并认为内向国际化过程会影响外向国际化的发展,甚至内向国际化的程度将决定外向国际化能否成功。国内学者梁能(1999)提出“企业走向世界的两条道路”的观点,即走向世界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条道路。赵兰洋和段志蓉(2006)从五大方面阐述两者的联系,分别从关系网络效应、学习效应、资金效应、技术溢出效应、战略联盟的联系效应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之间的联系。同时认为主要区别在于发展的阶段不用,内向国际化是一个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待内向发展至一定深度,积累了一定的关系网络和资本,便开始寻求外向国际化,以期立足国内,开发国外市场获得利益最大化,并且外向国际化可以解决国内成本高企、本币汇率升值、贸易技术壁垒等难题,使企业能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进行采购、生产、销售和资金回收与再生产过程。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向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向国际化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主流看法。但也有一些观点很有说服力,如温州大学林俐(2008)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民企进出口贸易、FDI和OFDI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温州民企外向国际化水平远高于内向国际化水平。因此,企业国际化过程存在着某些偏向,并且保持一个内外向互动共存、不断发展提升的动态过程。
二 内外向国际化测量体系理论与方法
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有Lawrence Welch和Reijo Luostrinen(1988)从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海外生产经营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组织结构、融资方法和人员素质六个方面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并提出了衡量国际化的六要素模型。美国学者Daniel Sullivan(1994)提出五项经济指标:外国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外国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海外子公司占全部子公司的比例、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经验、海外经营的心理离散程度,即国际化程度以上述五个指标之和表示。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数据可获得性强,操作性强,五项指标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的各个方面。缺点在于五个指标及其二级指标的权重如何科学确定,只是简单的等量齐观显然不够科学。中国学者鲁桐(2000)通过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组织结构、认识管理及跨国化指数六个方面的量化指标构建出国际化蛛网模型。然后对每一方面进行评分,构建一个平面六维坐标系,作出一个六边形的几何图形,酷似蛛网。面积越大,代表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图形越规则,代表企业国际化发展越均衡。王静一(2006)在鲁桐的蛛网模型的基础上对其指标进行重新设定,提出了符合测量地区企业国际化程度需要的地区企业国际化蛛网评价模型。谭祖谊(2005)和谢健(2006)分别提出用贸易依存度、一般贸易依存度或净出口依存度来衡量国际化程度。林俐和徐徐(2008)从资本和贸易的跨国流动与交易两个角度来测度地区国际化程度。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发现,尽管针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度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还没有形成统一和完整的测度指标体系。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化程度,不仅需要研究外向国际化程度,也要研究内向国际化程度。从目前可获得的统计数据类别来看,主要是贸易和资本口径,这两类资源的跨国流动具有不同的特征,也暗含着经济国际化更深层次的资源配置信息。我们在测度地区国际化程度时既要从内、外向两条主线考虑,也要分别解析贸易与资本资源的流动特征。因此,本文在测度国际化程度时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