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
一 杜仲药用、保健的历史沿革
(一)杜仲最早的应用记录年代
杜仲是第四纪冰川侵袭后残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我国为现存杜仲的原产地。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并开始利用杜仲。据古代医药典籍记载,杜仲的利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我国中医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系统化。据专家考证,我国最早开始利用杜仲约在东汉初期,建武、永平(公元55~68年)前后。
有关杜仲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考证之一是汉墓出土的医药木简。1972年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简牍,内容均为有关医药学的记载。该医药简牍共载有较完整的医方30多个,药物近百种,其中有治疗“七伤”所致虚劳内伤疾病采用杜仲等补肾药物的记载:“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瘘,三曰……,此病名曰内伤。桔梗十分,牛膝,续断,……杜仲……各四分,肉苁蓉,……,凡十五物,皆并治合。”这一古医方说明,当时杜仲已用于治病,并且与其他药物配伍,采用了复方。从复方不同药物的用量,就可看出当时对杜仲的药性已有相当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杜仲的另一早期记录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名著,医史学者一般认为它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通过对药物学资料不断地进行收集整理,至东汉(公元2世纪)才最后成书的。书中共载有药物365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差异,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数是可多服久服,无毒或毒性甚微的滋补、强壮类药物,杜仲便是上品中120种之一。《神农本草经》不仅对杜仲的药性、气味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其主治和功能也做了详细描述。这些被后世历代医药学文献所继承,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和现代研究证明是可靠的。这说明当时对杜仲的认识已达到相当深刻和十分科学的程度。
(二)历代对杜仲的重要记载和认识
东汉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内都会对杜仲有所记载。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这一时期我国药物学继续进步,中药品种不断增多,对药物性味、主治、异名、产地和采收时月的认识逐渐提高。《名医别录》(492~536年)、《雷公炮炙论》(420~479年)等一批著作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药物学理论和知识达到的新水平。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各种药物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对杜仲增加了药性的新认识、新的功能和异名、具体产地和采收时月等,第一次明确记载了杜仲以皮入药。同时还对杜仲的鉴别、加工进行了阐述:“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这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杜仲的特征,确立了“折之多白丝为佳”的鉴别标准。
另一部药物加工著作《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文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作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这一古老的炮炙工艺,现代虽已做了很大改进,但削去粗皮后炙炒的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宋元时期,我国药物学经隋唐以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注重调查研究,对药物的记载实事求是,重视药性理论的研究是本时期的重要特征,对杜仲的认识也达到了新水平。公元1016年,在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基础上编成的《本草图经》一书,汇总调查成果,广征前代文献,对药物的记载更加全面深刻,由于在药用植物的描述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深受后世博物学家、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的重视。书中对杜仲增补了大量新的内容,诸如:
杜仲在宋代的产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杜仲的形态。“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
杜仲新异名。“江南人谓之木绵。”
杜仲花、实、叶、材的药用功能及其他用途。“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
转引《箧中方》、崔元亮《海上方》中的杜仲古医方。
除《本草图经》一书之外,金元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李昊、王好古等人,对杜仲的药性、药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王好古认为杜仲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