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2010年5月国家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疆“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战略(统称“治疆新战略”)。9月我们到新疆南北进行了半个月的调研,深切感到治疆新战略得到新疆各界的普遍欢迎。但我们也发现,谈起治疆新战略时人们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许多官员提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主题时思路清晰、激情四溢,谈到文化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时则显得思路陈旧、毫无热情。即使说到文化建设,也普遍存在“重指标轻实效”的倾向,好像文化发展就是一堆关于增加了多少投入、铺设了多少缆线、盖了多少房子的冰冷数据。至于这些数据在新疆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是否真正产生了“直指人心”的效应,则很少问津了。总体看来,如果说“硬实力很硬”是目前治疆政策的一大亮点,那么文化政策,特别是那种能够“直指人心”的文化政策,则明显是目前治疆战略的一个“短板”。
重视经济发展的逻辑,忽视文化发展的逻辑,这是传统现代化思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路在我国内地普遍存在并引发了不少问题,而它在新疆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内地其他地区差异巨大。新疆少数民族和汉族不仅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共同富裕,而且需要在现代性平台上传承传统文化,构建新型的群体文化联系。从根本上说,唯有文化发展才能为新疆的长治久安提供人心保障。
文化发展的逻辑告诉我们,区域文化发展的宏观作用对象是群体性社会心理。一个地区的社会心理是整体上平和开放的,还是整体上焦虑沮丧的?这种状况决定着区域发展前景。因此,观察和诊断新疆的社会心理状况应当是我们调研的首要课题。此外,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将“尊重和平等”当作制定和实施新疆各项政策的基本政策伦理。而且,文化发展的逻辑还决定了不能把“跨越式发展”模式从经济领域简单挪用到文化发展领域。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对新疆一些地区强行推进双语教学的做法深感忧虑。最后,还是从文化发展逻辑出发,我们对新疆一些地区现有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能否在该地民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那里“入脑入心”深表怀疑。
本文主要观察四个问题:治疆新战略的社会心理评价;治疆政策应体现“尊重和平等”的政策伦理;治疆文化政策应注重科学论证——以“双语教学”之争为例;从“东风工程”看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局。
一 治疆新战略的社会心理评价
我们到新疆的首要任务是“观风”,即了解新疆地区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即中国传统术语中的“民心”。孟子在《离娄上》篇中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于此可见“民心”的重要。当今社会学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行为和心态四大层面,“社会心理”属于心态文化。心态文化无形但非常真实。其真实性在于,其虽然不一定直接表现于主流媒体,但会以民间舆论或民心向背的方式对某一地区的风气和群体性行为产生实际塑造作用。因此,社会心理应当是各项政策首先和最终指向的目标,也应当是评价任何政策的最重要文化维度。
对新疆社会心理的调研适逢极好的时机。新疆工作座谈会刚结束,各项新措施随之出台。从到新疆第一天起,“稳疆兴疆、富民固边”、“跨越式增长”等新说法不绝于耳。许多场合都能感受到人们的期待兴奋之情。在乌鲁木齐,自治区发改委的官员充满激情地描述了新疆未来十年“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蓝图;在和田,北京援疆团队的领导细致勾勒了北京市的援疆构想;在泽普县和新疆建设兵团三师四十一团,曾经感到备受冷落的“疆二代”子弟再次升起了对未来的憧憬。总的看来,举全国之力支援新疆、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治疆新战略传递的这些信息确实产生了顺应民意、提振人心的社会心理效应。
民意和民心对新疆太重要了!因为新疆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深层的是民心问题。调研中了解到,“七五事件”以前,新疆当地群众内心普遍蓄积着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原因在于,虽然新疆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速不断加快,但该地区与我国东中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的差距在日益拉大;甚至新疆本地的汉族与外来汉族的差距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