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2~2013年常德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宋冬春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摘要:文章是关于2012~2013年常德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研究报告。文章介绍了2012年常德市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了2013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了2013年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2012年,常德市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难中有进、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 2012年常德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作成效

    1.经济总量有突破

    2012年,常德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增加值804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形成了6个百亿元产业,即烟草、装备制造、食品、有色、纺织和建材行业,其中烟草产业完成产值479亿元;3个百亿元企业,分别是常德烟厂、创元铝业、中联重科系列;4个百亿元园区,分别是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元工业园、灌溪工业园、石门经开区;7个“百亿区县”,分别是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澧县、石门县、津市市、汉寿县。

    2.综合效益有突破

    从生产效益看,常德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稳居全省第1位;不含常德烟厂在内,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0亿元,入库税金37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从产业结构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73亿元,特别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6.3%和35.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和28.9个百分点。从企业主体看,全市新增规模企业90家,净增61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830家,新增亿元企业43家,总数达到329家,产值过十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新增非公企业1193家,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全年分别完成增加值410亿元和1100亿元,分别增长15%和18%。

    3.工业投资有突破

    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74.85亿元,增长31.3%;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53.18亿元,增长51.9%。新开工建设亿元项目44个,特别是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常德烟厂“芙蓉王”200万大箱易地扩改项目已于2012年5月奠基开工,“十二五”末建成投产后,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4.园区建设有突破

    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4.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00万平方米。继汉寿、鼎城转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后,桃源、安乡、津市、西洞庭等4个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工业集中区。

    5.品牌创建有突破

    澧县“盈成”(食用油)、“平安”(医械)、石门“壩道”(水泥)、石门“银峰”(茶)、桃源“陬福”(食用蛋白)、鼎城“精为天”等6个商标成功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6个。

    6.节能降耗有突破

    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490万吨,同比下降10.6%,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1.6%。

    (二)工作举措

    1.抓企业保增长

    一是抓重点骨干企业。抓好常德烟厂、中联重科、创元铝业等3家百亿元企业的调度服务工作。二是抓亿元企业。对亿元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实行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并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共为旗舰企业向上申报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项目53个,兑现落实资金6219万元。三是抓规模企业。认真兑现和落实各级各类涉企发展政策,帮助企业加强生产要素的调度和保障,保证企业满负荷生产。四是抓规下企业。全市选取了200家成长性强的规下企业进行重点调度、服务、指导和培育,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入规难题。五是抓中小微型企业。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年扶持小微工业项目158个,全年共减免企业税费600多万元。

    2.抓建设保发展

    一是抓园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园区、高标准建设园区、高水平管理园区、高速度发展园区”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百亿园区”大竞赛活动,园区建设得到加快发展。二是抓产业建设。引导和帮助装备制造、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化危为机、难中求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信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三是抓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创建名品名牌活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和管理创新,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大力培育、推介本土名品名牌。

    3.抓项目保后劲

    一是抓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扎实搞好调度和协调,化解困难,督导进度,切实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对新上项目,整合各方面力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新上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二是抓重大项目的推进。进一步完善亿元项目的调度台账,实行月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