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一 2012年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郴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迎难而上,趋利避害,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紧扣产业大转型的主线,全力组织工业生产,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2012年郴州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第3位,比2010年上升3位;在全省新型工业化综合考核中排第5位,比2010年上升3位,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主要成效
郴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大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工业稳增长“八大行动”、“中小企业服务年”、“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等一系列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促进了郴州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32.7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与衡阳、永州、赣州、韶关等周边地区相比,郴州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排在首位。二是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15.4%;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70.5亿元,同比增长13.4%;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三是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启动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43个,完成投资503.8亿元,同比增长32.2%。启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93个,完成投资257.6亿元,同比增长34.9%。92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四是园区经济发展强劲。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610.5亿元,同比增长28.6%。全市园区实缴税金34.3亿元,同比增长49.7%。新建标准厂房面积完成3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6%。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23.4亿元,同比增长76.4%。
(二)主要特点
1.工业主导地位凸显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幅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11个和3.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首选路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不断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空间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构建具有郴州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结构体系。一是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工业主体由矿业采选和能源等“原”字号向制造加工业转型。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分别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9.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加快技术结构优化,高耗能产业逐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全市六大高耗能产业实现增加值421.9亿元,同比增长16.1%,所占比重为50.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而规模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55.9亿元,同比增长28.0%,所占比重为18.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加快空间布局调整,由分散布局向园区集聚发展转型。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4.1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速8.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3%,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四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由做大规模向做大品牌转型。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战略,注重以品牌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金旺、湘江、金贵、宇腾、济草堂和永兴冰糖橙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湖南省著名商标77个。
3.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紧扣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强制淘汰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走绿色生态型发展道路,增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全市完成国家级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10个,湘江流域清洁生产项目34个。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5%,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铅分别削减20.6个、46.2个、13.6个、52.3个、36.1个百分点。全年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7个,其中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2万吨、淘汰造纸落后产能2.3万吨、淘汰有色金属(铅锌冶炼)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