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会展经济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是城市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产业发展、对外贸易、拉动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等发挥着巨大作用。2010年,全球大型会展超过15万个,会展业直接经济收益高达3000亿美元,按1∶9的产业拉动系数计算,会展业为世界经济带来3万亿美元的增长,其中我国会展业收入2480多亿元,吸纳就业1900多万人。加快会展经济发展,争夺会展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国际国内城市的共同选择,我国各类专业展馆达到300多个,超过德国居世界第2位。为加快实现长沙会展业新一轮大发展特调查研究,形成此报告。
一 长沙会展业发展比较分析
长沙会展业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西部城市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十一五”期间发展相对减缓,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
(一)会展业发展经济总量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长沙市会展业发展迅速,会展活动频繁,会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长沙会展活动数量、展览面积、会展业直接收入分别增长86.2%、27.8%和102.2%。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621个,展览总面积128万平方米,实现会展直接收入10.3亿元(图1)。但与中西部城市比较,会展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增速偏慢、质量偏低,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为10.3亿元,分别为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的23.6%、32.2%、71.3%和71.3%;年均增幅13.2%,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近7个百分点;展览面积为重庆、成都的33.4%和54.9%;比较优势不断弱化(图2)。
图1 2006~2011年全市会展活动数量及直接收入变化
图2 2011年长沙与中西部城市会展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二)会展业发展场馆设施比较分析
设施一流、综合配套的现代会展场馆是现代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基本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实力。目前,全市有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金鹰影视会展中心)、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湖南省展览馆等3家专业展馆,净展览面积8.2万平方米,在中部地区领先于南昌、太原等市,但仅为重庆的1/5、武汉的1/3、成都的1/2(表1)。2005~2011年,长沙的会展场馆建设停滞不前,而同期的中西部5城市会展场馆显著改善。武汉市场馆净展览面积、标准展位分别由8万平方米和3800个增至27万平方米和1.1万个,5年内分别增长237.5%和189.5%。就单体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而言,武汉新建的国际博览中心为20万平方米,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为11万平方米,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为23万平方米,而长沙市最大的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为4万平方米,仅为全国最大的会展场馆上海大虹桥会展中心(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可用室内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的8%(表2)。
表1 2011年长沙与中西部5城市会展场馆设施主要指标比较
表2 长沙市主要场馆与全国排名前10位的展馆室内展览面积对比
(三)会展业发展资金投入比较分析
资金投入是会展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政府的会展投入与该地区财政投入保持着稳定的比例关系,政府投入越多,市场主体投资会展业的积极性相应增大,社会资本投入增多,对会展业发展越有利,对GDP的拉动作用也越显著。前段时期,长沙会展业发展良好,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的资金扶持;目前会展业发展相对迟缓也在于财政投入不足、多元化市场投入机制尚未形成。2011年,全市会展业各类资金投入约3000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会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仅为成都的1/12、武汉和重庆的1/4、郑州的1/3(图3);市直部门和各区、县(市)用于大型展会的资金投入约2000万元以上,与其他5个城市相差不大。
图3 2011年长沙与中西部5城市会展专项资金投入比较
(四)会展业发展品牌展会比较分析
纵向看,经过多年精心培育,长沙品牌会展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品牌会展36个,初步形成以金鹰节、农博会、科交会、房交会、花炮节、车展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品牌展会,会展规模和综合效益居中部同题材会展前列,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力、影响力,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中国十大品牌会展城市”,有效促进了长沙经济发展。横向看,与成都、重庆等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