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一 民营经济融资基本情况
(一)民营经济信贷融资基本情况
2011年末,各层次民营经济[1]贷款余额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广义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9%,高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8.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内资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6.3万亿元,同比下降1.9%,增速比上年回落37.2个百分点,低于各项贷款增速17.7个百分点;狭义民营经济贷款余额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回落10.1个百分点,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2.7个百分点(见表1)。
尽管民营经济贷款增长有所放缓,但广义民营经济贷款增速仍较大幅高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表明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事实上,国家自2010年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受到调控,贷款增长大幅放缓,金融机构大多调整了信贷策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带动了民营经济贷款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家调控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政策背景下,内资民营经济贷款余额仍出现负增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内资民营经济2010年贷款增速高达35.2%,2011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计算明显受到了上年高基数的影响;二是美欧经济复苏乏力,导致中国进出口大幅放缓,这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内资民营经济而言影响更大。
表1 2002~2011年各层次民营经济贷款余额情况
图1 2007~2011年民营经济贷款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对比
民营经济贷款所占比重回升。截至2011年末,广义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65.7%,比上年末回升5个百分点;内资民营经济和狭义民营经济贷款占比分别为48.0%和16.6%,与上年末相比,内资民营经济贷款占比下降7.9个百分点,狭义民营经济占比回升1.8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各层次民营经济贷款占各项贷款的份额
民营经济贷款与GDP之比继续上升。2011年,广义民营经济贷款与GDP之比为76.4%,比上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见图3)。民营经济贷款与GDP之比持续上升,表明民营企业生产单位GDP所需资金增加——资金使用效益下降。民营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下降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2011年物价涨幅较高,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为明显,生产单位增加值所需资金增加;二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大幅增加,资金周转速度放慢导致使用效益下降;三是银行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普遍加大,企业财务成本上升较为明显。有的从银行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通过民间融资的成本更高。
图3 各层次民营经济贷款与GDP之比
中小企业融资继续改善。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1.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9.7%,同比增长18.6%,高出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3.27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5.8%,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当年新增1.93万亿元。2011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和当年增量占比分别高出大型企业7个和23.2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的趋势逐渐明显。
中小企业融资改善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商业银行也加快了业务转型,如一些银行专门成立了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部门,还有的银行针对一把手直接考核中小企业贷款完成情况。二是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较快。三是金融机构在资金收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大多高于大企业,在收益驱动下,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增强。
(二)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比重提高
债券融资方面,尽管受经济增长放缓和货币条件收紧的影响,2011年整体债券融资规模较上年减少近30%,但企业信用债券特别是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债券发行仍有较多增加。通过推出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计划等措施,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均有较多增加,二者合计融资达66.52亿元,较上年增长27%。除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集合类债券发行增加较多外,单只债券发行中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也增大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发行比重,其中2011年全年发行中期票据的民营企业家数占比为26%,融资额占比为6%。股票融资方面,受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