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2011年,珠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延续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实现转型升级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强劲活力,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速减缓,尤其是外需发展极不明朗,所产生的链式效应有所发酵,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
一 加快转型升级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完成增加值速度连续多年快于平均水平。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当年外,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速度一直保持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珠三角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817.01亿元。同期广东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3336.44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但比全省GDP增速高1.9个百分点,与全省GDP增速的差距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43.1%提高到44.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8%。从比重上看,珠三角民营经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2.8%提高到76.35%,全省民营经济继续向珠三角区域集中。珠三角九市中增长最快的是肇庆,同比增长15.8%,增长速度排名较后的是外向度较高的深圳和东莞,分别同比增长10.1%、10.8%;按绝对值看,完成增加值较多的三市分别是广州、佛山、深圳,分别为479.45亿元、399.30亿元、333.03亿元,广、佛、深仍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强市。
注册私营企业户数已近百万户。2011年,珠三角民营经济单位数为345.93万户,占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总数的73.85%,同比增长7.88%。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为468.40万户,比2010年增加29.74万户,增长6.8%。其中私营企业97万户,接近百万户(同期全省私营企业突破百万户,达到110.83万户,比2010年增长16.9%),个体工商户为243.62万户,占比69.91%(全省个体工商户为348.48万户,增长4.1%)。私营企业户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个体工商户注册数,反映民营经济治理法人化趋势明显,注册形式的改变有助于民营经济吸纳社会投资、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税收负担。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珠三角民间投资3803.24亿元,占全省民间投资的37.83%(全省民间投资10053.32亿元,同比增长37.0%,约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高出全省增速19.4个百分点)。民间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个行业占民间投资的七成多。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制造业完成投资3182.51亿元,大幅增长45.3%,增幅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31.7%,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200.02亿元,增长42.7%,增幅同比提高23.9个百分点,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41.8%。区域上看,珠海市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翻倍,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达169.72亿元,同比增长105.3%;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市是佛山,达933.69亿元,同比增长49.6%。
进出口产品和地区结构进一步优化。广东民营企业贸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1年,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达2168.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3.7%,出口总额1321.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比上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外贸出口增速高14.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24.8%,比2010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11年,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622.44亿美元、250.9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0%、37.9%,两类产品占民营经济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6.1%;传统产品出口增长大幅下滑,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等产品增幅比上年出现较大回落。从出口国家(地区)情况来看,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东盟是民营经济出口的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分别为374.50亿美元、181.21亿美元、158.89亿美元、141.27亿美元,同比增长58.9%、15.7%、14.0%、30.5%。
就业主力军和地方税收主源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由于广东省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多年前就已是吸纳社会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11年底,珠三角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629.18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27%。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2409.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约40%,为社会提供约60%的新增就业岗位。珠三角民营经济贡献税收达2964.93亿元,全省民营经济提供税收为3718.96亿元,占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超过60%,同比增长27%,高出全省税收增速7.4个百分点。
二 产业结构比例优化进程提速
受市场倒逼机制作用,广东